方文山解读《青花瓷》的修辞
时间:2025-01-21
时间:2025-01-21
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
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
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
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佈)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
色白花青的锦鲤
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
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
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譬喻:“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为“喻体”,“犹如”为“喻词”,“绣花针落地”为“喻体”。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而“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句也都是譬喻法的完全体现。
类迭: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仿佛有了生气,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第三段与第四段开头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属于类句。
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夸饰:“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膩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煅烧也不泄露一字一句。
倒装:“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并不太会变动句子倒装前后的意思,但是意境上就有所不同了。就拿此句为例好了,未使用倒装的句子(后者)较平铺直叙,整体感觉没有起伏,较为平板,但倒装之后,让人更有想象空间,一位美丽的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盈盈笑着。
摹写:所谓摹写,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仿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