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8中国政治制度史10试点作业参考答案(供参考)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7408+中国政治制度史201510试点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_0001-----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_0030共30套,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01------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60共60套请反复抽题直到出现: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_0001-----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_0006共6套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01------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10共10套答案
请直接复制到答题区而不用附件
注:所有网上作业除电算化会计外其余都可提前完成,但不能延后完成,请在11月30日前一次完成所有作业(可以提前完成不能延后),以便老师及时评阅统计;
本门课程实行网上作业及期末考试双及格和,没完成作业期末考试成绩无效。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01-05:CBBDC
06-10:CDBDB
11-15:CBADA
16-20:BACD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01. ABDE 02. ABD 03.ACD 04. AD 05.BCD
06. ABD 07. ABC 08. ABCDE 09.BD 10.ABDE
三、简答题(共1 道试题,共10 分。)
1.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参考答案: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
驳,又有对下的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明显。但对上的
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
质,又取决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
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低、较
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部门和地方任中
下级行政官员,这使得作事便缺少原有勇气和果断。二是授予监察官员的权力过大,又缺
乏有效监督,常发生监察官员本身腐败失控。
(3)采取多途径的监察制和多种方式监督法,在中央集权制完善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二面的不同影响。各种监察系列相互交叉渗透
,一切以君主为中心,不但当时监察效果降低,且不敢得罪当权官贵而存在很大局限。
四、论述题(共1 道试题,共20 分。)
1. 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
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
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
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
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
,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
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
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
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
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
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01-05:CBCDC
06-10:ABBCD
11-15:BACBC
16-20:CBBDA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01. ABD 02. ABDE 03. ABD 04.BCD 05.ABDE
06.ABC 07.ACD 08.ABCD 09. ABCDE 10.AD
三、简答题(共1 道试题,共10 分。)
1.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参考答案: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又有对下的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明显。但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又取决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低、较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 …… 此处隐藏:191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