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都有明确的边界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壤肥力很低
3、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B.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4、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IS是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是交通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 C.GPS是进行暴雨洪水预警的核心技术 D.GIS是建立减灾决策系统的核心技术 5、我国各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 )
A.西北为次生盐渍化
B.黄土高原为风蚀荒漠化
C.东北西部为风蚀荒漠化 D.南方为次生盐渍化 6、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积极保护天然林、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林特产的深加工 C.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和林区养殖、采集等林副业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7、为了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我国在内蒙古煤城鄂尔多斯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大型“煤制油”工业生产线,该项目选在鄂尔多斯建设的区位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广阔
C.煤炭资源丰富
D.技术优势
该产业大部
8、右图中某产业产品周期示意图,从该产业产品周期看,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时间段应当是( )
A.a ( )
B.b C.c D.d
影
响
有
9、几十年来,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
①造成国内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 ②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③技术研发能力减弱
A.①②
④导致GDP总量的下降
C.③④
D.①④
B.②③
读下列四幅等高线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A图 A.A图 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4
B.B图
C.C图
D.D图
11、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B.B图
C.C图
D.D图
最多的城
12、根据右图中岛屿的地理位置和山脉走向分析,降水
读“某国经济活动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3、影响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河流 C.交通
B.矿产 D.农业
14、该国发展工业,应侧重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 C.技术导向型工业 D.资金导向型工业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分析洞庭湖区
15、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陕修坝 B.气候变暖 C.南水北调 D.围湖造田 16、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
A.地下水质下降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水自净能力增强 阅读文字材料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完成17-18题。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利用为基础,以工业、
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17、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 D.土地资源
18、田纳西河流域目前形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优先开发的电能为(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力发电 读“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完成19-20题。 19、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B、C是( )
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 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③B表示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 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 )
①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远高于国际标准 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 ③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
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
22题。
表示农业产
21、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位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22、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深圳成为广东省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