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次作业(答案)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 3 分)
发展中日关系的原则是( )。
和平友好
平等互利
相互信赖
长期稳定
( 3 分)
80年代初我国提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原则是( )。
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
( 3 分)
新中国建立初期,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确立的外交政策三大方针是( )。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两个拳头打人”
( 3 分)
确立中美两国正常外交关系的三个联合公报是( )。
《北京宣言》
《中美联合公报》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八一七公报》
( 3 分)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复杂,从政体上有( )。
议会共和制
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
政教合一及军人政权
( 3 分)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 )。
民族或种族矛盾
宗教矛盾
经济分化
政治状态复杂、分歧严重
冲突、战争不断
( 3 分)
拉美国家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
普遍推出经济国有化政策,国家资本主义占有主导地位
农牧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有“世界面包篮”之称
生态严重失衡
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走上一体化道路
( 3 分)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宣告并确定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 )。
独立自主
不结盟
非集团
自力更生
( 3 分)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通过( )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一支不容忽视的联合整体力量。
亚非会议
独联体
不结盟运动
“77国集团”
( 3 分)
2000年以后,俄罗斯加强了与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共同打击( )三股“恶势力”。
国际恐怖主义
霸权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 3 分)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外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谋求军事优势,与美国展开核竞赛
主动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开始在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 3 分)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主要内容有( )。
放弃了苏联长期坚持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
反对核战争,不以武力或使用武力相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认为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并非根本对立
主张“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 3 分)
日本全面学习世界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先进制度,形成日本本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其核心是( ),被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
岗位责任制
终身雇佣制
年功序列工资制
企业内工会制
( 3 分)
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大致经过了( )不同阶段的演变。
“追随外交”
“经济外交”
“多边自主外交”
政治大国外交
( 3 分)
日本的政治制度包括:( )。
天皇制度
议会制度
内阁制度
司法制度
政党制度
( 2 分)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通过会谈,两国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建立了“热线”联系。
正确
( 2 分) 错误
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它们被称之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
正确
( 2 分) 错误
1967年日本的GN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超过了西德,成为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正确
( 2 分) 错误
战后日本一直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通过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西欧的尖端技术来开发本国的民用产业,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正确
( 2 分) 错误
实行土地改革是日本政府根据美军占领当局的指令实行的一项以铲除封建经济基础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土地改革措施。
正确
( 2 分) 错误
日本从1995年11月自民党成立到1993年8月,是长达38年的“五五年体制”时期。
正确
( 2 分) 错误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立了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上的基本原则,即和平、中立和不结盟。
正确
( 2 分) 错误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问题有:债务问题、粮食危机、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
正确
( 2 分) 错误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平衡和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的差异,再加上不同宗主国的影响,致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出现多种类型。
正确
( 2 分)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