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
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
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
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
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
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
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
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
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
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
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
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
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
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
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
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
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
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
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
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
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
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
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
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
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
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
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
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
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
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
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
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
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答: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1 2 3 4 下一页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 语言=言语活动-言语,言语带着个人性,语言带着社会性。 7、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答:无法把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音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声音和所表示的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答: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柴交际工具的作用。 9、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答: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积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变 …… 此处隐藏:319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