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 分析环境描写题题组训练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练出高分
分析环境描写题题组训练
1
2
3
4
5
6
7
一、对点题组 (一)高考题组 (2008· 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乌 米 [俄]阿· 马· 高尔基 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
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
1
2
3
4
5
6
7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 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 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 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 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 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 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 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
1
2
3
4
5
6
7
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
思漫漫的歌声。)
(原文第五段
1.指出该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 的作用。
1
2
3
4
5
6
7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及其
作用。解答时,要结合我们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再联系小说 的具体内容作细致的分析。 答案 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 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
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1
2
3
4
5
6
7
(2010· 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 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 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 [ 注 ] 。那 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1
2
3
4
5
6
7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
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
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
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
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1
2
3
4
5
6
7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
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
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树
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 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 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 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
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
1
2
3
4
5
6
7
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 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 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 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
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
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
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
1
2
3
4
5
6
7
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 身上也轻松多了。 ) 注 洗碑:刻碑。 (有删节
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1
2
3
4
5
6
7
解析
解答本题时须仔细审题,题干中包括两部分:一是特
点,二是作用。“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文章画线句 的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 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作
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
1
2
3
4
5
6
7
答案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
机勃勃的景象。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
1
2
3
4
5
6
7
(二)模拟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 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 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 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 “ 荣禧堂 ” ,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 …… 此处隐藏:57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