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园长听课记录表
时间:听课内容:
执教者:听课者:
教学过程:
课程建议:
(1)教具准备(10)
(2)教师教态(10)
(3)语言表达(10)
(4)师幼互动(20)
(5)课程完整性(20)
(6)教学效果(30)
评价:
总分:
1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园长听课记录表
时间: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听课内容:
小班美术《我的颜色会跳舞》
执教者:
曾雅洁
听课者:
教学过程:
(7)教具准备(10)(8)教师教态(10)(9)语言表达(10)(10)师幼互动(20)(11)课程完整性(20)(12)教学效果(30)课程建议:
A、首先要让孩子感知和理解什
么是“线”,可以用眼观法和
手感触摸法。
B、用一根线让孩子感知可以跳
很多不同的舞,直的、弯的、
波浪的、弧形的。
C、在美术课中主要重点放在动
手操作上,别说教太多。
D、小班对于不适合上创意课,应
该培养孩子在线条上理解与
认识。
E、在课程设置前要明确目标。
评价:
曾老师是一个性格很活跃的老师,同时也感染了孩子们。在整节课中气氛非常活跃。但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将重点、难点把我住。因此显得这节课没有头绪。希望在以后在课前的准备能够多一些。
总分:
70分
2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园长听课记录表
时间: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听课内容:
(半圆形)
执教者:听课者:
教学过程:
(13)教具准备(10)(14)教师教态(10)(15)语言表达(10)(16)师幼互动(20)(17)课程完整性(20)(18)教学效果(30)课程建议:
A、注意孩子的坐姿以及桌椅的
合理摆放。
B、教具准备不够,如果能讲情景
做成教具更好。
C、要让幼儿理解和感知半圆和
圆形的概念。
D、在与孩子互动多一些,与老师
之间的配合要默契。
E、重新将本节课在整理结合建
议。但愿能再上一遍。
评价:
吴老师教学上的经验还是有的,教态亲切、自然,在语言语速方面也能做到阴阳顿挫。在神态方面也很丰富。希望在以后教学中在努力些多总结课堂中的经验。
总分:
75分(扣在教具以及孩子的互动方面)
园长听课记录表
3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时间: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听课内容:
音乐课(两只小小鸭)
执教者:听课者:
教学过程:
(19)教具准备(10)(20)教师教态(10)(21)语言表达(10)(22)师幼互动(20)(23)课程完整性(20)(24)教学效果(30)课程建议:
A、提问时注意思路要清晰。比
如:鸭子叫声好听吗?前言:
孩子暂时还没弄清楚鸭子的
叫声又怎么能够直接就知道
鸭子的声音好不好听呢?
B、先导入叫声在出示图片加上
动作结合起来。这样孩子接受
更快一些。
C、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有互
动性,最好在中间部分加上情
景演示或分组表演。
D、创编建议放在第二课时比较
好。
评价:
李冬霞老师是一个经验很丰富的老师,在课堂的积极性直接感染到了孩子。在语态方面也表现不错,但缺乏的就是课堂上得应变能力,但愿在以后教学中多总结经验。好好努力。
总分:
85分(扣在教具以及孩子的互动方面)
园长听课记录表
4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时间: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听课内容:
(认识椭圆形)
执教者:
姜桂浓听课者:
李向云
教学过程:
(25)教具准备(10)(26)教师教态(10)(27)语言表达(10)(28)师幼互动(20)(29)课程完整性(20)(30)教学效果(30)课程建议:
A、将教具在完善一些。可以改用
生活用具。
B、能够设置一个情景叫魔法王
国。比如:第一个环节走线,
你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今天
老师带你们去魔法王国”玩好
不好啊。钻过椭圆形的大
门、、、、
C、在课堂上注意老师的口头语,
别出现过于频繁。
D、注意老师要完全理解关于椭
圆形的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
时自己也要不断的提升和提
高。
E、建议结合老师们的建议重新
在上一节。
评价:
姜老师在教学中虽说只有半年的时间,但在教学中却毫不孙色,尤其在教态方面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上她的课。希望以后学习、多总结、让自己在教学方面更出色。
总分:
75分(扣在教具以及孩子的互动方面)
园长听课记录表
时间: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三听课内容:
英语(认识动物)
5
园长听课记录表剖析
执教者:听课者:
教学过程:
(31)教具准备(10)(32)教师教态(10)(33)语言表达(10)(34)师幼互动(20)(35)课程完整性(20)(36)教学效果(30)课程建议:
A、建议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孩子形成一个习惯,习惯听英语、说英语。尽可用全英文说教。
B、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要多一些 …… 此处隐藏:15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正版软件台账管理制度
下一篇:第五章安全决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