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秀初一生物教案07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初一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导学案
《物质运输的途径》
北苑中学 高树秀
2011年4月7日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描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能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两条途径。
3、能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及意义。
教学重难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指导:通过课件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按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56—57页
自学要求:标记并记忆知识点以下问题:(看谁找得准,记得快)
1、 血液循环的概念?
2、血液循环的途径分那两条?分别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关键词及血液成分的变
化。
3、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自学检测:
1、血液循环的概念:在 心脏 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 按一定方向 不停的流动。
2、血液循环可分为 体循环 和 肺循环 。
①体循环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
体循环的起点是 左心室 ,终点是 右心房 。
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全身毛心血管网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 动脉血变成 静脉 血。
②肺循环:血液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室 终点是 左心房 。
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肺部毛细血管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 静脉 血变成 动脉 血。
③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同时 进行的,并在 心脏 处联通在一起,
构成一条完整的 血液循环路线 。血液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 30秒 的时
间,效率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
右图表示人体某一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及其两端的小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
回答:
(1)若B是胃内的毛细血管,则在此处可以吸收
(2)若B处氧气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则B是 部毛细血管,C最终流向
心脏的 这是 循环的一部分。
(3)若B处是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血红蛋白与氧
气 ,同时把细胞代谢产生的 带走。
(4)毛细血管的 结构特点保证了其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这种
现象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拓展提升:
1、有人说先进行体循环,在进行肺循环,你是否认同之一观点?说明理由。
不认同。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2、有人说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不正确。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3、 王强隐患扁桃体炎从手背输液,叙述药液到达患处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药液几次经过心
脏?
右心房
各级动脉 颈动脉 扁桃体动脉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肝脏 D主动脉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心脏
3、从人体前臂抽血时,常用橡皮带扎住上臂,发现前臂一些血管隆起,这些血管是
(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有动脉,也有静脉
4、与流入小肠壁的血液相比,从小肠壁流出的血液中( )
A氧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了 C养料增加了 D食物残渣增多了
5..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是哪一个腔(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6、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7、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选做题:8、读人体循环图解,回答提出的问题:
(1)其内流动的血液含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
血管是[ ] 肺静脉 。
(2)其内流动的血液含营养物质最多、含氧
最少的血管是[ ] 。
(3)[3]适于消化的结构特点主要有 和 。
(4)某同学肠炎需打点滴,药液到达患处至少经过心脏 2 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
①体循环 :血液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右心房 。
血液成分的变化: 由 动脉血变成 静脉 血。
②肺循环:血液
肺静脉血液成分的变化: 由 静脉 血变成 动脉 血。
作业设计:
1、熟记体循环、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2、《行知天下》P35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