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足泵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1 4
! !堕垦学壁垒
C h a a n d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0年第 8卷第1 2期4 . 3有效的洗手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细菌数量增多。 3 . 3手术者操作因素术中术后对切口的保护和预防处理措施欠到位,术者未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操作,手术前未做到正确的外科无菌刷手,工作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未按规定更换手术室的衣服、口罩、帽子,术前的剃毛备皮损伤毛囊及皮肤表层,使细菌易经皮肤的破损处侵人造成切口感染。 3 . 4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围手术期用药时间过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用欠规范。4干预对策
手术室要强化手术人员的洗手意识,尤其是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要严格规范手术人员按程序、时间刷手,刷手的步骤不能随意少。手套一旦破损立即更换,用电动发剪代替传统的剃毛刀,主张在手术当天剪毛,不主张在手术前一天备皮。在手术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注意保护切口。
4 . 4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规范使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的最佳时问是在切皮前 3 0 a r i n,术后避免用药时间
过长,选择抗菌药物时一般选用头孢一代或二代,不宜选用头孢三代及喹诺酮类作为预防用药。 I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时间长、范围大,有异物植人、手术属于重要器
4 . 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肿瘤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应尽早开始降压直至手术日,糖尿病患者术前通过控制饮食及 E l服降糖药物治疗,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钠盐的摄人量。肥胖患者应适当地控制饮食,做一些有效的运动,控制体重,手术时便于术野的暴露和术者的操作,有利缩短手术时问。4 . 2进出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及拖鞋,戴好
官和高危人群,预防用药主要适用于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1 .何耀琴,吴红丽,陈谷霖等无菌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 2 0 0 9, 1 9 ( 1 1 ): 1 3 7 3一t 3 7 4
口罩、帽子,
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和活动,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通向污物走廊的门严禁在手术过程中打 开,以维持手术间空气的净化度。手术期间不要抖动布类,
2 .吴安华,任男,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5, 1 5 ( 2 ): 2 0 1 0—2 1 2(责任审校:薰来红)
注意给患者保暖,严格控制参观人数,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参加手术。
动静脉足泵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邓芳芳【摘要】 目的评价动静脉足泵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 4 J D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应用动静脉足泵治疗仪治疗,每次 4 J D分钟,每天 2次进行干预。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完整性、皮肤颜色、温度、手背动脉搏动、手心压力感觉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效,值得推广使用。 治疗 1周后患者腕部周长测量值较治疗前减少 ( 8 . 4 0±4 . 4 3 ) n l i l l, 动静脉足泵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有较好的疗肘部减少 ( 9 . 7 0±3 . 5 3 ) m m,肩部减少 ( 1 1 . 3 0±6 . 1 8 ) i y l n l。结论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7 2 8— 3 6 5 5 ( 2 0 1 0 ) 0 1 2— 0 1 4— 0 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患侧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 6%一3 0%,术后腋窝淋巴清扫以及术后放疗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由 3 c m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常发生于手术后短期内。中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 3~6 c m,水肿的范围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重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
于可致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侧粗 6 c m以上,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本组病例中轻度水肿 2 0例,中度水肿 l 8例,重度水肿 2例。2方法
但如果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现结合临床工作对使用动静脉足泵治疗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2 . 1患者取平卧位,肢体平放。将 F O O t P u mp动静脉泵加压气囊固定在患肢,接通电源,调节压力,压力一般控制在 6 o一 1 2 0 m m H g左右,脉冲间隔时间设定为 3次/分,每次治疗时间4| D分钟,每日 2次。上肢水肿较重者,应注意调整压力至病人感觉舒适为宜。静息时间的长短视病情而定。连续干预一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4 0例中女性 3 8例,男性 2例,年龄 3 9~7 6岁。 平均年龄 5 7 . 5 .。其中根治术 6例,扩大根治术 8例,改良根治术 2 4例,局部切除术 2例。对 4 0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患者,以肘关节的鹰嘴为界,取上、下各 5 c m的周径和健侧
个月。同时配合抬高患肢,并进行功能锻炼,禁止在患肢
相比,以相差 2 c m为淋巴水肿的诊断标准。上肢淋巴水肿根据其程度分为三级。轻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
测血压、扎止血带、抽血和各种注射,避免患肢负重等。2 . 2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作者单位: 2 1 5 3 0 0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C h i n a a n d f 02 . 2 . 1每天观察2 . 2 . 2测量并记录
Me d i c a l J o u na r l 2 0 1 0年第 8卷
第 1 2期
】 5
观察病人患肢皮肤的完整性、皮肤颜色测量患肢的周径,以肘关节鹰嘴为界,
比治疗前明显减小。
温度、手背动脉搏动、手心压力感觉等。,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软尺测量鹰嘴上、下5 c m处上臂和前
2 . 2在治疗中患者感觉到受大面积挤压按摩的舒适,治疗完成后,肢体关节、肌肉均有放松、灵活感,患者乐于接受。 2 . 3淋巴水肿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及精神压抑仅次于乳房
臂的周径,并与健侧肢体同一点周径相比,将测量结果做好记录。2结果
癌复发的严重并发症。F O O t P u mp动静脉泵治疗能有效促进瘀积的静脉血及淋巴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消除水肿,同时能减轻病人痛苦,促进患侧肢体
功能恢复,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责任审校:刘星汉 )
2 . 1经过一个月的干预,上臂和前臂在治疗前、后周径测量值比较经过 F O O t P u m p动静脉泵加压气囊气压治疗后,患侧上肢水肿明显减轻或消退,上臂和前臂周径测量值在治疗后
肝脏炎性假瘤的 C T诊断价值张和华【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影像资9例患者 1 0个病灶, 8例单发, 1例多发,平扫全部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 3 c T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
料,结合文献探讨病变的 c T表现特点。结果
例为周边不规则环状强化, 4例病灶无明显强化, 3例自周边向中央逐渐强化。结论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特征性尚不是很强,确诊仍需要病理诊断。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7 2 8—3 6 5 s{ 2 o l o ) o 1 2—0 1 5—0 2肝脏炎性假瘤 ( 1 P L )是肝脏少见良性肿瘤样病变,其影像学表现报道很少,手术前 C T等影像检查常误珍 .本文对我院确诊的一组 I P L的临床及 C T资料作回顾分析 .探讨 P I .的 C T表现特点及 C T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感染或胆道梗阻有关。临床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出现上腹部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抗生素治疗可使病变消失或症状消失,多数病人不需要手术切除。
肝炎性假瘤随其病理成分和病程的不同其 C T表现形式多样,但 C T表现是其本质特性的反映, C T尤其是动态 c 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本组病例的 C T表现可分 3种类型:①病灶边缘部分强化:②病灶不强化;③病灶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心延伸,但不能完全充填。由于肝炎性假瘤主要是山门静脉供血,所以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多不强化,而以门脉期强化为主。 根据肝炎性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主要需与以下疾
本组 9例,男性 6例 .女性 3例,年龄 3 8—6 6岁,其中 5 0岁以上 4例。主要临床症状:上腹隐痛不适 ( 4例 )、发热( 2 例)、乏力 ( 2例 )
、纳差 ( 3例 ),而 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患者一
般状况均好, A F P均阴性。其中 2例 1年前因胆囊结石行
胆囊切除术。2结果
I P L在平扫时均呈低密度,边界多数较清,其增强后的
病进行鉴别。①肝脓肿:不规则形 I P L与部分慢性肝脓肿有
C r表现有以下几种;2 . 1病灶边缘清晰,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4例, C T值 3 (卜 4 2 H U,延时扫描强化不明显。病变边界清楚,最大径 2—5 c m。
相似之处 .但慢性肝脓肿周边有完整包膜,中央以液化坏死为主,且绝大多数病例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c丁介入导向穿刺活检,抽到脓性分泌物就可鉴别。②小肝癌:肝炎性假瘤易误诊为小肝癌,但肝癌典型的快进快出式强化,肝炎性假瘤病灶边缘的延迟强化和延迟期的高密度强化都是最好
2 . 2周边强化 3例,平扫 2例呈均匀低密度, 1例表现为低密度区中心更低密度,增强均表现为周边明显不规则环状强
的鉴别点。如果在图象中发现有慢性化脓性阻管炎的表现, 它高度提示该肿块是炎性假瘤。
化,高于正常肝组织,延时扫描强化逐渐消退。病灶边缘清楚或不清,最大径 5—7 c I l l。 2 . 3 自周边向中央逐渐强化 2例,平扫时均表现为低密度区中央更低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逐渐向中央扩展,但
复习文献及结合本组病例,我们认为虽然 C T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能提供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其表现的特征性不是
很强, C T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确诊仍需病理诊断。
是始终低于肝组织。3讨论
参考文献1 .背丹庆,蔡祖龙 .全身 c T诊断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 9 9 54 4 5—— 4 4 6.
肝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疚病,它是以纤维基质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浸润,无问变。在病理上表现为类似恶性病变的肿块,单个或多个,以单个多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
2.乔颖,马立公,伍建初 . C T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的价f f i[ J] .实』{ j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县中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