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压桩施工方案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 2 2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其中清水池及吸水井为砼水池,送水泵房及变配电室、加氯间、门卫为框架 结构 水池为阀板基础,框架为独立基础
根据现场场地及施工安排,基坑四周均采用放坡,坡度为1:0.2,边坡采用土钉墙锚喷支护。土方开挖采用机械 大开挖,人工配合清除基底预留土层。机械挖土方量170136 m ,人工挖土方量1925 m 。 3 3
3.施工部署
根据降水观测情况,满足开挖条件后,开始按由西向东的行走方向开挖。采用一台Z50装载机,土方用装 载机运输到基坑北侧空地上,人工清理基底土层时用装载机运输)。
4. 操作工艺
4.1 土方开挖工程 4.1.1 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4.1.2 机械挖土分一步进行,一次性开挖至设计标高。 4.1.3 基坑一次性挖至设计标高,预留200mm人工清理土层,以免扰动地基土。 4.1.4 马道宽度4m,坡度为15°,马道收口时采用两台装载机倒出大部分马道土体,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理, 装载机运输。 4.1.5 机械挖至设计标高时,人工清出预留土体,在进行二次换填,填至设计垫层底标高。二次换填分两次回 填,第一层为300mm厚,用装载机碾压人
工配合整平。待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在进行下层的土方回填。 4.1.6 基槽平整完后,随时覆盖帆布,防止基底土被冻胀。 4.1.7 施工中对标准桩、观测点、管网加以保护,发现古墓文物及时申请有关部门处理。 4.2 土方回填工程 4.2.1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 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4.2.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 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2.3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
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rn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2.4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4.2.5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 分别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4.2.6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 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4.2.7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 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 腐绝缘层或电缆
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4.2.8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 层的铺土。 4.2.9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 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5.质量控制
6.主要管理措施
6.1 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 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色标、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各种 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的位置处。 6.1.1 基坑的防护: (1)土方开挖要探
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自然地坪1.8m,基坑上口边1m 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在锚喷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跃护身栏杆。 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6.1.2 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6.1.3 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6.1.4 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6.2 现场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6.2.1 在施工现场建立防火领导小组、义务消防队、治保会、社会综合治理小组,设一名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消 防保卫工作,并建立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制度。 6.2.2 施工现场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北京市《消 防条例》,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利用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做到人人重视消防工作;同时将 消防保卫工作纳入生产管理议事日程,与生产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评比。 6.2.3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入场前都要进行“四防”教育和考试。坚持每月和重大节日、社会政治活动前教育 一次,学习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法规,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6.2.4 现场采用非易燃材料做临设,施工现场的生活、加工、仓储、办公室与在施工程分开设置; 6.2.5 易燃、剧毒物品分类专库管理,严格进出库手续,进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操作时,必 …… 此处隐藏:180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