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离子_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作用的(2)

时间:2025-04-29

表面活性剂

2 胶体与聚合物 第20卷 作为发泡能力的量度,然后读出5分钟后泡沫的高度H5(mm),用下式计算泡沫消失速度:

V=( H0 -H5)/(60×5)

V(mm/s)作为泡沫稳定性的量度。H0值越大,试液的发泡能力越强,V值越小,则泡沫消失速度越慢,泡沫稳定性越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SDS/LMB配比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固定溶液中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变,改变SDS和LMB的比率(均为质量比),测定其表面张力,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LMB比率的增大,混合体系表面张力逐渐减小,达最低值后,又逐渐上升,表面张力增大。这说明,SDS/LMB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值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更小,在SDS : LMB = 7:3 ~ 3:7范围内协同增效作用显著。

SDS/LMB的混合体系之所以会出现协同增效作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正电荷存在,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5]。LMB极性基团所带的正电荷对SDS的阴离子基团存在静电吸引作用,而且LMB和SDS的碳氢链还存在一定的疏水相互作用,因而在液/气界面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的更致密,吸附量更大,故复配后表面活性更高。

图1. LMB比率对表面张力图(40℃) 图2. LMB比率对CMC图(40℃)

SDS和LMB复配体系的CMC值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更小,而且当LMB的比率超过3之后,增效作用显著。

众所周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

胶束的能力要比相同疏水基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强,由于LMB的CMC低于SDS,

LMB与SDS混合后,混合表面活性剂分

子极性头基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促使不同

表面活性剂分子采取比较紧密的排列方

式,在水中相互结合形成混合胶束。从熵增加的原理来看,混合胶束形成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极性头基之间的空隙更小,致使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周围的定向水分子减少,自由水分子增多,混乱度变大,也使胶束易于形成。

 2.2 不同SDS/LMB配比对CMC的影响  固定溶液中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变,改变SDS和LMB的比率,测定其CMC,结果如图2所示。LMB和SDS复配的另一效果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的能力增强。由图2来看,随着LMB比率的增大,混合体系的CMC也逐渐下降,达最低值后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这说明,

两性离子_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作用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