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学》期末考核
时间:2025-05-16
时间:2025-05-16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解答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
答: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
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形象记忆
答: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答: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
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答: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
际关系。
5.心理咨询
答: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
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
健康。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答:错误。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2.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答:正确。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3.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错误。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4.性变态包括性意识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答:错误。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意识的形成。
答:错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2.简述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
答: 答: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 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 )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 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因此,它是智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理解智力实质的关 键和基础; )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仅表现于 个别特殊的课题中,因此,它不是智力研究的重点。但一个人能否完成一项任务,则是 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青少年情绪是有一些特征的:这个时候生理的发育使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渴望独立;但是还不得不在经济等方面依赖父母,这就造成了青春期的典型的矛盾性。还有就是青少年期的叛逆,这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体现,会要求更多的独立空间,以及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最不喜欢的是父母什么都管,所以叛逆、任性。而且这个时候也是情窦初开的时期,所以还会有敏感等特点。
4.简答青少年师生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普遍都具有向师性,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试列举学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哪些负性心理?
答:自我否定,或者直接有种人生阴暗绝望的感觉。不过我觉得这些都是自己能力太差,而且不愿意努力地。无论能力与否只要你想一直学习,或许会有一回负性心理但你肯定也能调整回来。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
答:(1)、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
(2)、有上进心,都在乎学习成绩,却不能专心学习,有荣誉感,但缺乏自信,消极情绪较多。
(3)、独立意识强,不爱受约束,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持轻蔑态度。
(4)、思想早熟,有胆略,善于表现自我。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自控能力差
(5)、心理素质不高,受挫承受力差,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6)、情感复杂,性意识超前,喜欢结交朋友,异性之间交往增多。
(7)、攀比心理强,花费无计划,个人开支入不敷出,经济困惑加大。
(8)、追求时尚,贪玩,惰性强。网瘾、早恋等,对他们的学习
和生活造成较大冲击。
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
答:正视异性交往寓教于乐, 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正视异性交往,处理好同学及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应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下一篇: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