覐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时间:2025-02-24

覐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4 8

中原文物

2 0第 1期 0 9年

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李伯谦(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北Absr c: T e die v u fDu e ta t h so e o k

107 ) 0 8 1

g ia d t e n c i to s ly a ]f a oe i a i g ce r u n h i s rp in pa s n s i c ntr l n m k n la i

s mehs r lq et n f i tt s c ste tl fS u u a e ewa o frd t a g h a s f o it i u s o so n s e, u h a h ie o h y f rh s enee o T n,tec u e o oa i J a t t Xif h n igJn a d S n eu c a gn i n O o . Ke r s teisrpin o u e y wo d: h n cit fD k o g i i tt u;Jnsae;S u u h y;X eu if

要:观公簋及其铭文的发现,对厘清晋国早期历史上的诸多问题,比如叔虞封唐后的爵称、

燮父所改“”的由来、叔虞封唐及燮父“于晋”的地望、“晋侯唐伯侯于晋”之“王廿又八祀”唯

为何王纪年、观公家族与晋国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观公簋铭文;晋国;叔虞;燮父

《考古》杂志 20 07年第 3期朱凤瀚教授著文披露的鼠公簋及其铭文,是晋国早期史料的重要发现,对厘清晋国早期历史上的若于问题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公簋为盆形直棱纹圈足簋,朱凤瀚教授文

诛灭唐成王“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于 汾之东,方百里,故日唐叔虞。……唐叔子燮,是为晋侯”。似唐叔虞封唐后并无爵称,至其子

燮父始有晋侯称谓:依郑玄《谱 唐谱》诗:“王封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日唐侯,南有晋水,成 至子燮改为晋侯。则叔虞封唐后有唐侯之称,”

中已有详细的描绘。与其形制、纹饰类似者,朱

文列出的有年代在商末、现藏于美国华盛顿赛克

勒博物馆的:簋和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早期墓律葬 M1出土的簋。李学勤教授新撰的《廿八祀簋

的年代问题》一文,除种簋和白草坡 M1簋外,尚举出与其形制

、纹饰近似者如容庚《商'0

周彝器通考》 2 8’’、2 9戈簋,晋侯墓地 0 簋 0M13 5簋,曲村北墓地 M 1 7 :9 1 6 2、M 1 1出土 76簋,宝鸡竹园沟 B M Z 3簋和洛阳北窑 M3: 7 2簋

等。认为“廿八祀簋这种型式纹饰的器物,像时代范围是商末到西周康王,朱文的意见是正确

的”。我们同意朱、李两位先生的分析,现将公簋铭文和朱凤瀚先生的隶定移录如下: 观公乍 ( )套 ( )姚毁 ( )作妻簋,遘于

王令 ( )易 ( )白 ( )侯于晋,唯王廿命唐伯又八祀。

研读簋铭,我认为至少有下面几个问题是需要讨论的。一

关于叔虞封唐后的爵称问题图飘公簋铭文

依《史记 晋世家》所记:“有乱,周公唐

覐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魏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4 9

其子燮虽改国号日晋,但仍袭其父爵称称为晋侯。依晋公蛊铭文“皇祖唐公左右武王”我,则叔虞又有唐公之称。然据公簋铭文“王命唐伯侯于晋”,叔虞之子燮父“于晋”之前称侯“唐伯”。李学勤先生主张“伯”之伯是伯、唐

及王命某贵族‘于’某地的西周金文例证可侯知,被封者皆是从原驻地迁至受封之地,所为侯之地是新的封地”。晋确为地名,似无讨论余地。不过,承认“国之得名,并不是燮父因晋晋水而名之,而是原本即有晋地”,并不一定必

仲、叔、季长幼排序之伯,我则认为其为爵称的可能性很大。如是,燮父“于晋”之前称唐侯伯,则其父叔虞封唐后亦应称唐伯。排行不靠前,而被封后称伯的尚有周公之庶子封于柞地后称柞伯的例子。19 9 3年平顶山市应国墓地 M2 2 4出土了一件柞伯簋@,发掘者据其形制、花纹、

须否定作为地名的晋之得名乃缘于晋水,我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两者并不绝然矛盾,不可调和。

三、关于叔虞封唐和燮父“于晋”的地侯望问题

过去,大多治晋国史的学者都主张叔虞所封的唐和燮父所徙的晋是两地而非一地,由“”唐

铭文字体和行文体例,推定为康王时器。李学勤先生考证簋铭,认为其或可晚到昭王,但铭文中

的柞伯则应是柞国的始封君。柞即文献中的

至“”是晋国都城变迁史上第一次迁都。清晋初学者顾炎武通过对晋国史有关文献的系统梳

胙,是周公庶子的封国之一,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作为周公庶子被封于柞后称柞伯,“”伯自然是爵称,而不是指排行。杨宽先生《周西

理,“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缗之灭,并在于 窃翼”。翼即在今翼城县城西二十里之北唐城附近。从 17 9 9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

史》指出,西周朝廷中太保、太师、太史等称“”其他朝廷大臣,由四方诸侯进入为卿的公,“称‘’侯,由畿内诸侯进人为卿的称‘”,伯~ 那么,这些进入朝廷为“”的畿内诸侯,论伯行辈应不都是家中的长子,内中不排除以较后的

究所开始发掘位于曲沃和翼城交界处的天马一曲村晋文化遗址,特别是 19 92年发现晋侯墓地之后,邹衡先生和我曾分别著文考证,西距顾氏所指翼之所在地北唐城不足 3公里的天马一曲村

遗址即是叔虞所封的唐,主张从叔虞始封至燮父改称晋侯均都于天马一曲村一带,并无迁都之举。公簋出来后,朱先生据簋铭“命唐伯 王侯于晋”,断言叔虞始封之唐和燮父所封的晋确为两地,“父所居晋国都邑‘’并不在唐叔燮晋初封之‘’地,而 …… 此处隐藏:528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覐公簋与晋国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的再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