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素材 激发学习兴趣
时间:2025-07-03
时间:2025-07-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77cn.com.cn
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吴雪光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6年第01期
【摘 ; ; ;要】为了使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立足生活学数学,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关键词】数学素材;生活情景;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103-0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数学教育也应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而且使课程包含学生喜欢的素材,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就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努力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情境:
上一篇:XXX街道团工委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