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辩证-脏腑辨证(整理)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第二节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指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的基础上,将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 病位、病性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的 一种辨证方法。 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证辨证。
第一节 辨心病证候
心居胸中,心包络围护其外。 其经脉下络小肠,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又主神明, 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病以心主血脉的功能紊乱 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故心病常见症状有 心悸怔忡、心烦、心痛、 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语、 脉结代等。
一、心血虚证【基本概念】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不足,心 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分析】 劳神过度而耗血 失血过多 久病伤及营血 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
生血之源不足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 —— 心悸怔忡 血不养心,心神不宁 —— 失眠多梦 血虚不能上荣头面 —— 头晕、健忘、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 不能充盈脉道——脉象细弱。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 眩晕,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 弱。 【辨证要点】以心悸、失眠、健忘与血虚见 症为辨证要点。
二、心阴虚证
【基本概念】心阴虚证是指心阴亏虚,虚热 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分析】 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 温热火邪,伤及心阴 久病耗伤阴液 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
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 —— 心悸怔忡 阴虚心神失养,且虚热扰心,心神不 安 —— 心烦、失眠多梦 阴不制阳,虚热内生 ——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内热之象。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与阴虚 见症为辨证要点。
三、心气虚证 【基本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
足,鼓动乏力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分析】 素体虚弱 久病失养 劳倦过度 先天禀赋不足 年老脏气虚衰
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心动失常—— 心悸怔忡 心居胸中,心气亏虚,胸中宗气运转无力 ——胸闷气短 心神失养 —— 神疲乏力 动则气耗 —— 活动劳累之后诸症加剧 汗为心液,心气虚,卫表不固 —— 自汗 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充 ——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 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 自汗, 面色淡白, 舌淡
苔白,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