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裁、时代背景和结局三个方面分析《长恨歌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从体裁、时代背景和结局三个方面分析《长恨歌》与《长生殿》之不同
作者:邢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6期
摘 要: 唐代白居易和清代洪昇分别以不同体裁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进行了同而不同的描述,赋予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理想化的色彩。作者从正面对这两位颇受争议的帝妃给予了“情”的肯定,李、杨的形象在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昇的《长生殿》进行对照,以三个不同变化为例进行分析,体会其发展变化背后蕴含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长恨歌》 《长生殿》 体裁 时代背景 结局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灾难。唐明皇、杨贵妃作为当时社会中地位最高的人物,尤其特殊的帝、妃身份使他们作为文学形象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其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演变。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加工润色之下愈加丰满、完善,在历史形象的基础上糅合了时代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中成就较高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有笔记小说体裁的《长恨歌传》、诗歌文体的《长恨歌》、戏曲形式的《梧桐雨》和《长生殿》。白居易和洪昇既尊重历史又超越历史,赋予杨贵妃和唐明皇一定的理想色彩。杨贵妃在白居易的笔下从红颜祸水的形象提升到俏丽的佳人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外,作者进一步将唐明皇提升到重情、痴情的帝王形象——“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正是在《长恨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化“长恨”为“长生”,全剧着重刻画出集美貌、才气于一身的杨贵妃追求专一爱情的形象,正如唐明皇在剧中的赞誉“妃子,妃子!美人韵事,被你都占尽也”。同时洪昇对于历史上这位“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帝王给予宽容之态。此外,作者更是集中笔墨刻画明皇对贵妃的相思之情,最终二人在月宫重逢,使得他们的爱情得以长生。
一、体裁不同
虽然《长恨歌》和《长生殿》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历史意蕴是一致的,但由于诗歌文体和传奇体裁的不同要求和限制,使得两篇作品在塑造唐明皇和杨贵妃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上有了不同特点。这两篇作品的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在特定文体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塑造出理想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
《长恨歌》作为长篇叙事诗,由于篇幅局限,情节内容较为简单,全诗有详有略。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描绘出杨贵妃的倾城之貌,进而着重叙述唐玄宗失去杨玉环之后的寂寞感伤,并且以景物随季节的变化反衬唐明皇的悲苦之情。唐明皇与杨贵妃无法实现的爱情留下了永难消解的“长恨”,所以作者在诗歌的结尾处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
上一篇:校园活动策划书
下一篇:中美关系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