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始逐渐下降;1985年至今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得到重视,因此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超越第一产业后,开始逐年上升,有超越第二产业的趋势。(3)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强化了东部在“东、中、西”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排序,凸显了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中部和西部的差距则逐渐缩小。195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155.9元、113.1元和88元,比重为1.77/1.29/1;但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三个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则分别为799.2元、337.8元和288.4元,比重为2.77/1.17/1;2007年,三个地区的收入比重则变为2.44/1.12/1,东部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
表1 1981-2010年“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注:表中数据取各年经济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算术平均数,1981-1992年苏联数据缺省,2009-2010年的数据为预测值,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网站,/。
综合而言,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更为迅猛。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1981-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世界各国和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见表1。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经济增长率最高,拥有绝对领先优势。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正向合理水平趋近,要长期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存在条件约束;而印度和巴西的增长速度则在逐年加快,以印度为例,自1991年实施经济改革后,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增长率由1991-1995年的5.0%上升到2006-2010年的7.3%,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以印度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竞争。因此,如何寻求经济
下一篇:体外膜肺氧合(E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