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天药物化学的认识(2)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最新资料推荐………………………………………
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治疾病,是因为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此外,还有生物活性成分,即经过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所谓有效部位,是指当一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有效成分时,该一类或几类成分的混合体,如人参总皂苷。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本草纲目》等宝贵的医药学著作,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享有“医药化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这固然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然而,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古为今用”,不断创新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过去,一个天然化合物从天然药物中分离、纯化,到结构鉴定、人工合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近30年来,由于各种色谱技术及波谱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研究工作的速度大大加快,水平大大提高,研究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已今非昔比。如对机体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微量、水溶性、不稳定的成分以及大分子物质等的研究。现在,人们对那些微量甚至超微量的活性成分,试图从中发现新的化合物或者新的骨架类型。另外,结构鉴定技术的进步亦推动了天然药物化学这一学科的飞速发展。如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IR)、紫外(UV)及X-射线单晶硅衍射等技术。
目前,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思路大多是跟踪国际热点,缺乏原始的创新思路,探索性不强。如紫杉醇、长春新碱等抗癌药物都是
2 / 3
上一篇:博弈案例分析之百事可乐
下一篇:小草与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