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本文从分析英语习语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翻译标准,并阐述了异化法和归化法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2006年号旬夫教呀 1月中刊才
英语习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鞠因因(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外国语学院,山东威海 264209)摘要: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丈化背景。本文从分析英语习语的特点出发,出了翻译标准,提并阐述了异化法和归化法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关键词:习语翻译异化归化
创造出了一些生动活泼的词句,时间一久,经过千锤百炼,逐渐成为人们认可、运用广泛的习语。如:渔民们说:"The
best f 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好鱼居水底);裁缝们说: i
"C utthecoat accordingtothecloth."(看裁布衣)等等。3.习语的比喻性习语具有鲜明的形象,适于用来比喻事物,因此带有浓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
郁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英语习语as timid as a hare,形容
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鲜明的形象,常用来比喻事物,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文化色彩。它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语言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就广义而言,习语包括成语 (idioms)、比喻性词组
胆小,汉语译为胆小如鼠,而英语则把鼠作为安静的喻体,他们说as quiet as a mouse.4 .习语语义的统一性和结构的固定性
(metaphorical phrases)、典故(allusions),理语(slang)、俗语 (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等。汉英两种文化源远流长,词汇丰富多彩,因此英汉两种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习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对此,本文探讨了习语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习语是个固定的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
揣测出如hold out on somebody(向来,某人隐瞒)。从结构上看,习语也有本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小洞 A不补,大洞吃苦),"A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二、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英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忠实、通顺”这两个原则。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英语习语所表达的意思、风格和
一、英语习语的特点1.习语的民族性
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汉
英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但由于它们是在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有许多习语就会显著地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例如汉语中与竹子有
色例如:习彩。语pass aw be done for, kickthe bucket, snuf ay, f it表达的意思都是die,但是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体,译文就必须体现出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色彩。因此,上述习语应分别译成“逝世”“、丢了小命(完蛋)”“、蹬腿儿(翘辫子)”、“吹灯拔蜡”。所谓通顺,是指译文文字通畅地道,遣词造句符合译语
关的成语,胸有成竹”而英国受气候影响多产蘑菇不如“,产竹子,因此汉语中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的成语“雨后春笋”在英语中相应成为“, mushroom", bamboo"而“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外来词,是无法被英国人用作形象比喻的。2.习语的民间性
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例如:bur one' s head in the sand, y如果照字面将其译成“把头埋在沙子里”中国读者就会不,懂或产生误解。只有将其译成“掩耳盗铃”才符合中国的文化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表达出习语的真正含义,从而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在习语翻译过程中,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在这一基础
习语主要来自民间,源自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是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的结晶,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参考文献:
J .湖南教育出版[ 1〕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仁〕社, 2002.汤成雄,胡士田.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 Ml.[2〕杨连瑞,88
出版社, 2001.[3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仁广西教育出版社, M], 2000.[4」罗诗耀.听力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英语教学与研 Jl究,第3期,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