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原理(3.会计基本理论)(5)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初级会计学原理(3.会计基本理论).doc
7
初级会计学原理(3.会计基本理论).doc
3.4.1两个基本的会计等式
(一)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数量关系的会计等式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的资产,如银行存款、存货、房屋、机器设备等。这些资产均有其来源。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者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求索权,在会计上称这种求索权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反映了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的侧面。资产表明了企业拥有哪些经济资源,以及拥有多少。权益则表示资产的来源,即资产由谁提供,归谁所有。从数量方面来观察,一个企业有多少资产,就必定有多少权益;反之,有多 8
初级会计学原理(3.会计基本理论).doc
少权益,也就必然有多少资产。从任何一个时点来观察,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必然等于权益总额。资产和权益之间的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如下:
资产=权益
资产最初进入企业的渠道无外乎有两种:一是由债权人提供;二是由投资人提供。既然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人为企业提供了这些资产,就必然对企业的这些资产享有权益,其中属于债权人的部分称为债权人权益,通常又称为负债;属于投资人的部分称为投资人权益,又称为所有者权益。因此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收入、费用、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会计等式
企业的资产投入营运后,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进行,企业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合理地比较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费用,便可确定企业在该期间所实现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营业收入小于费用时,其差额为亏损。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
同理,在非盈利性组织中,也有相应的会计等式,即:收入—支出=结余。 上述等式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因此这一等式又被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它是企业、单位计算确定经营成果,设计和编制利润表(或收入支出总表)的理论依据。
3.4.2两个基本的会计等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上述两个基本会计等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企业发生各种费用,并因此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所以,在会计期间内,未结账之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扩展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或: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亏损)
在会计期末,利润(亏损)归入所有者权益之后,这样会计等式以恢复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