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土壤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3)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及数据定义、软硬件网络配置这两大部分贯穿于系统架构的始终。3.4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数据库顾
名思义,
主要进行数据的存储、更新、维护和备份等工作。因此,数据库系统应该选择性能稳定、功能强大和安全性
级别比较高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如图2所示)。例如Ora-cle9i系列
。
图2数据库设计示意图Fig.2Databasedesignsketch
3.4.1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整个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出来,为系统应用设计奠定基础。土壤环境动态监测作为本系统的总模块,该总模块设计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如下:
1)环境监测点基本属性表(TG_Envi_MonitorPoint-Baselnfo)
这是一个图层数据表,是环境动态监测业务点的核心表,对于监测点这个图层信息的描述、对监测点环境的评价等,都会与此图层发生联系,因此对于其他表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个表。监测点的基本信息保存在此表中,监测点ID为主键,植物的名称为外键,对于不可为空的字段给出了约束。
2)土壤环境监测点代表实际面积图(TG_Envi_Moni-torFactArea)
该表也是图层数据表,存储着监测点实际代表面积及相关信息,它通过对应的主键监测点ID与监测点基本信息表建立联系,以获取监测点的一些基本信息。3)土壤环境监测点代表推算面积图(TG_Envi_Moni-torSupposeArea)
这是根据监测点基本信息来推算监测点面积的图层数据,为面图层。通过主键监测点ID与监测点基本信息建立联系。
4)土壤环境监测信息父表(TA_Envi_Monitoring)土壤环境监测的总信息保存于该表中,监测信息ID为主键,通过主键监测点ID与监测点图层数据表建立联系,该表主要保存pH的信息,以判断监测点的酸碱度。
5)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子表(TA_Envi_Monitoringltem)
该表中保存具体监测项(铜、汞、砷、铅、铬、镉等)的
信息,
监测信息项ID为主键,通过主键监测信息ID与监测信息父表建立联系,
通过监测项目ID写评价标准监测项代码表建立联系。
6)评价标准监测项代码表(TC_Envi_Standardltem)该表中保存国家规定的对标准监测项的值,标准监测项ID为主键,通过外键评价标注ID与评价标准代码表建立联系。
7)评价标准代码表(TC_Envi_MonitoringStandard)该表存放着评价标准的名称、代码和综合污染指数等信息,通过外键评价标准ID与评价标准监测项代码表建立联系。
8)土壤环境监测结果父表(TA_Envi_DetectResult)土壤环境监测的结果和评价结果存放于此表中,此表中主要的保存信息是综合污染指数和执行标注ID,通过外键监测信息ID与土壤环境监测信息父表建立联系。
9)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子表(TA_Envi_DetectItemRe-sult)
土壤环境监测的每个具体的单项结果保存于此表中,通过外键监测结果D与土壤环境监测结果父表建立联系。
3.4.2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是将逻辑结构设计的模型在
实际的物理存储设备上加以实现,从而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物理数据库。由于土地信息的数据类型多样,信息量大,例如不同比例尺下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
因此,为了便于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多用户的并发访问的支持,采用了Oracle9i系列作为后台数据库。同时,为了将在不同地点的空间数据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将数据库的存储设计成分布式存储。
3.4.3遥感影像数据库设计
遥感影像数据库可以分为影像元数据库和影像数据库两部分。影像元数据库用于存储、管理遥感影像元数据中的数据,影像数据库用于存储、管理影像数据。对于每一幅导入的专题影像,为其提供一个ID号和影像名称,该ID号在系统中唯一标识该幅影像,我们称之为影像ID。通过影像ID把每幅图像的影像数据与元数据关联起来
[4]
(如图3所示)
。
图3遥感影像金字塔
[4]
Fig.3Remotesensingimagepyramid
由于遥感影像数据量比较大,为减少影像的存储空间还需要对影像进行压缩处理,然后进行存储。当用户调用数据的时候,首先对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然后再返回给用户。
(下转第105页)
上一篇:AS-i 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篇: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