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 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 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 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高产量杂交 水稻、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经 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 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新中国 诞生后,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 辉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
近代 落后◆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 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备受欺凌
新中国 振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 制定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此,中 国人民开始了科技振兴的伟大历程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1966年10月27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
装载着核弹头 的导弹成功 发射
东方红一号 卫星
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材料一: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 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 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 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 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 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国防现代化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 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核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尸横遍野
大亚 湾 核 电 站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1)概念: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 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
(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 国的国防能力 大 亚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 湾 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 核 秦 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 电 山 核大国的核垄断,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 站 核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电 站 器。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 内 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部 的重大贡献。 ②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 湾核电站幵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 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概念 1、“两弹一星”(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3)1967年,我国又研制成功氢弹 (4)导弹的研制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我 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 地地导弹试验成功洲际导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意义: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 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5)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乐曲随着卫星 响彻宇宙,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 大科技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 一星”的研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两弹 元勋”、“导弹之父”是谁吗?
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朱光 亚、钱三强、邓稼先等。 两弹元勋 是邓稼先、 导弹之父 是钱学森“东方红一号”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 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 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 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 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 弹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 援祖国建设,但受到美国当 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 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 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