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课程教案(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重复初中所做得滑块撞击木块 的实验。 归纳: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 物体的能量就越大,实验中滑块的质量和 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说明动 能和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提问:那么,到底如何定量的来表示动 能呢?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做功和物体 速度变化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问:那么比例系数为多少呢?如何去 确定呢? 设计情景:如图所示,某物体的质量为 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 生一段位移 l, 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 求做功 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学生活动
点
评
的学习兴
趣。 学生直接参与 学生上台演示滑块从斜面 上滑下: 同一滑块, 高度越高, 探究过程,增加 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 同一高 感性认识。 度,质量越大,滑块把木块推 得越远。
学生回答: 力对初速度为零 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 的二次方成正比。 学生讨论: 找出做功和速度 平方变化的定量关系。
深化对前一节 课所学内容的理 解,激发学生的 探究兴趣。
学生讨论,求解。
让学生感受理 论探究的过程, 在学生求解的过 程中要适度巡 视,加以指导。
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 归纳,总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①2 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 v12 = 2al …②
外力 F 做功: W = Fl
…………③
应用学生的解 答过程,肯定学 生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体会探究 的乐趣和喜悦。
1 2 1 2 由①②③得: W = mv 2 mv1 2 2学生讨论找出“ 思考:外力做功引起了什么量的变化? 归纳:外力 F 所做的功等于“
1 2 mv ”这 2
1 2 个特定意义的物理量。 mv ” 2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 “
在探究的基础 上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科学思维能 力。
1 2 mv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2
二、新课教学 【板书】2、公式: E k = 、公式:
1 2 mv 2
教师活动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它是标 量还是矢量? 【板书】3、说明: 、说明: 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 ①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由物体的速 率和质量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率和质量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提问:动能的单位? 【板书】②动能的单位:焦(J) ②动能的单位: ) 2 2 1J=1N·m=1kg·m /s 提问:二战时一位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 飞行的子弹,这说明了什么? 【板书】③动能具有相对性。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 讲解:有了动能的公式,前面的方程就 可以写成: W = E k 2 E k1 提问:⑴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⑵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功,上式 是否还成立呢? 讲解:上式具有普遍意义,是力学中的 一条重要规律。 【板书】二、动能定理 二 1、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 、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体动能的变化。 体动能的变化。 2、公式: W合 = E k = E k 2 E k 1 、公式: 提问:刚才的推导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 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物 体受到变力作用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定 理是否正确呢? 【板书】3、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 、 曲线运动的情况。 曲线运动的情况。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 1。 确定研究对象:飞机 分析研究过程:飞机滑跑过程 分析受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 力 分析做功情况:
牵引力和阻力做功 分析动能变化:初动能 E k 1 = 0 末动能 E k 2 =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动能的大小由物 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 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点
评
学生回答: 动能的单位和功 的单位相同。 学生讨论: 子弹相对飞行员 的速度很小, 相对动能也就很 小。 学生回答: 做功等于物体动 能的变化。 学生讨论:可以成立,此时 的 W 应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 总功。
通过问题和实 际事例,增加学 生对知识的感性 认识和横向联 系,突破教学难 点。
紧紧扣住探究 过程,再次提出 问题,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和学 习热情,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 性。
通过学生的思 学生讨论:采用微元法,将 物体的运动分解成许多小段, 考,和以前所学 在每一小段上物体受到恒力 的思维方法有机 突破难点。 且做匀速运动, 可以得到同样 结合, 的结论。
学生看书,归纳解题过程。
学习用理论指 导实践的方法, 培养细致严谨的 科学态度。
1 2 mv 2学生练习用牛顿运动定律 通过比较,激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如果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
教师活动式是否可以求解? 引导比较两种解法。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 2。 提问:通过两个例题,你是否可以归纳 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板书】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三 应用动能定理 1、 确定研究对象 2、 确定研究过程 3、 分析物体的受力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4、 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 5、 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6、 检验
学生活动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学生回答: 动能定理不涉及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 时间,应用比较方便。
点
评
学生讨论归纳。
发学生用不同方 法处理同一问题 的兴趣。通过比 较,突出动能定 理的优点,增强 学生对知识的内 化。 …… 此处隐藏:6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