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建筑设计中“表皮建筑”的发展(2)

发布时间:2021-06-07

二、“表皮建筑”的美学价值

建筑是一种被感知的对象,无论是建筑创造,还是建筑鉴赏,人首先是通过外在的建筑形式的感官来获得感知的形象,从而引发大脑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其与大脑记忆中的历史形象产生某些联系,这就是表皮建筑的使命。如果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表皮建筑,可以发现其是对“面”的表达。表皮通过运用真实的物质性的面,完成了对建筑外在的符号系统的诠释。因此,承认并理解表皮建筑的指代,是人们读懂表皮建筑并与记忆中的建筑取得共鸣的前提。这就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表皮建筑”的魅力所在,美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中,阿诺·理德(Arnold Redd)在《美学研究》中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述:在寒冷的冬天,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生着火的房子,便觉得很好。这是一种价值的感觉,这种价值既不在客体——火中,也不在主体――感到温暖的愉快中,而在复杂的主客体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构成了一种价值。事实上,“表皮建筑”在美学的原则上就类似于这种价值,它既不在客体——表皮,也不在主体——人,而是存在于主客体复杂的价值关系中。

当代的“表皮建筑”以不同的方法论为基础,引导着不同的设计观念。以国家体育场为例,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的,高69米。其外观以建筑结构的形式直接表现,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像编织一样,将建筑物的钢架、楼梯、碗状看台和屋顶融合为一个整体。立面形式和建筑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如同一个用树枝编织成的“鸟巢”,故被人们称为鸟巢。鸟巢交错有致的网架成为视觉焦点,但鸟巢的外结构仅仅是个容器,真正的体育设施则主要分布在十二个核心筒构成的碗状看台。这就是“表皮建筑”的典型代表,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思路与鸟巢本身错综复杂的结构碰撞后,鸟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存在。

三、结 语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建筑形式作为一种消费品,负载了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建筑形式的发展从注重历史与艺术到推崇机械美学的消费时代,建筑已经成为负载意义的消费品,具有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述方式,这足以使我们用全新的概念来关注伴随其产生的问题。表皮不仅具有建筑的本体属性,而且兼有社会的意识属性。建筑表皮的自主性已经使其作为当代建筑学概念参与到当下多样的社会运作之中,激发出新的功能需求与技术手段,带来新的空间认知与形式表现,由此可见,表皮不再是功能与结构的附属品,而是迈入了自主、独立的历史阶段,成为有生命的机体,具有了自身的情感属性。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布鲁诺·塞维.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现代建筑设计中“表皮建筑”的发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