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4)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4.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欣赏模块,也有资料查询、信息处理、考察参观、讨论表达、艺术实践等环节与活动。但在内容选择与教学系统设计上,充分发挥不同模块的功能作用。如欣赏系列,重在欣赏评述,理论学习与体验为主;绘画、雕塑系列和工艺、设计系列,以实际训练和创作为主,强调动手和表现;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 摄像和书法、篆刻等系列,在具体训练与表现为主的前提下,理论与欣赏兼而有之。
(二)体系特点本套教材在体系上,尽可能与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相衔接。因此,在体系建构上,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学科范畴结合。这一体系在于淡化专业体系,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当然,由于是美术课程,还要以美术的范畴来构建。其实质是非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体系。在内容选择上,突出作为一种修养必备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并非掌握专业或学科的技能,只是作为理解美术文化的一种载体。如山水画的临摹与表现,其目的不是掌握山水画技法,而是为了通过训练,对山水画乃至中国画产生感性认识,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即使是实用倾向很强的书法,要想通过36 课时掌握书法篆刻艺术,并达到一定艺术水平,也是不可能的。书写训练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进行艺术体验。
(三)体例呈现方式特点
本套教材努力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立足改革,使教材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功能与面貌。九个模块教材体例有所差异。鉴赏优秀作品以介绍为主,也力求突出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表达。教学内容也有拓展。工艺、设计与绘画、雕塑教材以富有趣味的内容与清晰的示范,设置了一个个生动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参与实践、表现。书法、篆刻、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摄影/ 摄像教材,欣赏和表现结合、图文并茂、脑手并用,使教材呈现出观赏性与实用性统一的面貌。真正达到体例服从目标、服从教学需要的目的。
三、各册教材结构和特点
(一)《美术鉴赏》
上一篇: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