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6)

发布时间:2021-06-07

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

62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梣第三十七期生命之發揚乃所謂立德、立功、立言。有德的生命並不在自然生命終了即一無所存,因此,儒家並不追求自然生命的永恆,不以為一德性生命真的隨軀體死亡而死亡,而甯可謂之為退隱而已,故說「小人曰死,君子曰休」,所重視和肯定的是人的德性生命的不杇。

儒家對於個體之死亡自然非常重視,但在諸如生不如死的時候,所面對的是生命能否具有尊嚴地存活下去,能否發揮生命的價值的時候,則死亡並非不可接受。不忍人之心是指不忍生命之受傷害之道德意識,不忍人之心所關切的首先不是自身的自主自律的表現,而是一切生命之受傷害的問題。因此,解除生命受苦乃是儒家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取向和關懷所在。人之生命誠可貴,甚至是天地最可貴的價值所在,但這價值不在特定的自然生命物種生命,而是此生命所表現的普及所有生命的天道,即人能秉天道而行的超乎物種的大公無私的表現。因此,人之為惡或只為物種利益計算,則是自貶人之為人的價值,並不足貴。背棄天命之分內事,則人類只留有自然的物種生命一層。在物種上來說,人之生命並不神聖,也無絕對高於其他物種的生命價值。因此,儒家在存有上肯定天地萬物為一體,也平視一切生命的價值,並不採取人類中心主義。滅絕任一物種和民族對儒家來說都是自私自利和違反天道生生不已的命令,故孔子說:興滅國,繼絕世,孟子可以接受人類生存所需

之材用,但主張斤斧以時入山林,不竭澤而漁,不容許為人類或一己的利益而對其他人,其他民族,其他物種加以滅絕的行為。以上為儒家生命倫理學上所採取的若干基本原則。

肆、儒生命倫理學之結構

至於儒家生命倫理學的結構和內容,以下依上文儒家的終極關懷和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取向,作進一步申述(註九)。孔子以仁確立人的道德主體性,以仁為道德價值之根源,也是人之為人的價值所在。這一面同時即是人與天道相契接的內在根據,也同時把天道的本質規定為仁道,即生生不已之生化之道。孔子更以仁收攝一切道德原則,所謂「攝禮歸仁」,由是一切社會、倫理與政治制度和規範均有其理性的根源,也受此仁心之規範,使禮或道德原則可以因時因地而得到批判的反省糾正,禮可以興革損益以盡人道,不至於流為教條而有吃人的禮教。孔子常以心之安不安指點仁心的作用,即以關切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之仁愛與傷害為人的道德核心問題。孟子進而以不忍人之心揭示仁心的具體表現。不忍人之心即因著生命受傷害而呈現,呈現為對自己之解救受傷害的生命的無條件要求。由此可見,仁愛和不傷害是儒家對待生命的首出原則。

孟子由不忍人之心申展為仁、義、

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