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第8课学案85份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两弹”元勋邓稼先 》学案 执教者:李军
学习时间: 月 日 七年 班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积累文中的常识。
2、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3、认识课文以过程为序设置小标题的结构特点,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的关系,培养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4、学习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培养爱国情感,愿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学习重点:
学习通过具体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家(板书),抗日战争期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凌辱,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强大学好科学。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解放前一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板书并解释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时,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毅然回国。回国后,接受了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任务。原子弹(板书)是一种核武器,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炸弹。这种炸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5)美国曾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过,对促使日本投降起了重要作用。氢弹(板书)也是一种核武器,威力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离不开邓稼先的心血,所以,人们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
2、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3、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果仅仅叙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而忽略了写人,就与人物通讯手要求相悖,因此,这三个部分中,在叙写过程的同时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以典型事例来写,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另外,本文还善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5、通讯的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图解课文:
小标题 全方位 多角度 不同侧面
要放个“大炮仗” 邓 深沉的爱国情操,强烈的使命感
艰苦创业的年月 稼 严谨认真,不辞辛劳的敬业精神
这里就是战场 先 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案: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元勋 远涉 宰割 模型 含辛茹苦 蓦地 浩瀚 ........
2、解释下列词语:
浩 瀚: 崭露头角:
销声匿迹: 寥寥无几: ...
含辛茹苦: 汗马功劳: ....
风尘仆仆: 水落石出:
3、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 、 、 、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有四大特
点: 、 、 、 。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 通讯、 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交流展示学案:
二、整体感受,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朗读课文,用圈、点、勾、划的方法做好记录,为交流作准备。
1、读课文,请说说文章主体的三个部分,分别写了哪些主要内容?请仿照“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这种句式,给每一个小节结尾,写一句这样的话。
2、邓稼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课文表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哪些可贵精神?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练习案:
1.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邓稼先( ) 浩瀚( ) 含辛茹苦( ) ...
许德珩( ) 蓦地( ) ...
2.补充完整下面的成语并用其中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露头角 声 迹 无几 马功劳 风尘
下一篇:乐谱及简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