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3)(7)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翻录必究。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略
2、略
3、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4、“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5、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6、(1)大约、大概(2)凄清、冷清(3)向南 (4)说出
7、(1)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2)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
8、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译文翻译: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9、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红柳的美。
10、(1)因看见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红柳,而产生了强烈的惊讶和喜爱。(2)红柳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11、(1)突出红柳甘守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2)以物喻人,歌颂那些在名利面前甘守清贫,坚持操守的人。
12.答: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13.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14.答: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15.A、D
16、作者把生命比作蓝天中淡淡的一抹云,表现了对平淡纯真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内涵的独特感悟。
17、点拨:要抓住关键词语;要扣住作者心灵被触动的感受,大意正确即可。
18、能围绕“因为我心中有对美的追求”,“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的意思即可。
19、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体现了作者对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