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金属材料热处理 第四章 铁碳合金 教案(5)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湖南工学院金属材料热处理教案。
三、亚共析钢
合金溶液在 1~2 点温度区间结晶出δ固溶体。冷却至 2 点(1495℃)时,δ固溶体的含碳量为 0.09%,液相的含碳量为 0.53%,此时液相和δ相发生包晶转变:
由于合金碳含量大于 0.17%,所以包晶转变终了以后,还有过剩的液相存在。在 2’~3 点之间,液相中继续结晶出γ,所有γ固溶体的成分均沿 JE线变化。冷却至 3 点时,合金全部由γ组成。冷至 4 点时,开始从γ中析出α,α的含碳量沿 GP 线变化,而剩余γ的含碳量沿 GS 线变化。当冷却至 5 点(727℃)时,剩余γ的含碳量达到 0.77%,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在 5’点以下,先共析铁素体中将析出三次渗碳体 Fe3CIII,但因其数量少,一般可忽略。因此亚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 P+α。
四、过共析钢
合金溶液在 1~2 点温度区间结晶出γ固溶体,在 2 点凝固完毕,合金为单相γ。冷至 3 点开始从γ中析出二次渗碳体 Fe3CII,直到 4 点为止。这种先共析Fe3C 多沿γ晶界呈网状分布,量较多时还在晶内呈针状分布。温度降到 4 点(727℃)时,剩余γ的含碳量达到 0.77%,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因此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 P+Fe3CII。
五、共晶白口铸铁
合金溶液冷却至 1 点(1148℃)时,在恒温下发生共晶转变:
转变产物为γ和 Fe3C 的机械混合物,即莱氏体 Ld,其形态为短棒状的γ分布在 Fe3C 基体上。冷至 1 点以下,共晶γ中不断析出二次渗碳体 Fe3CII,它通常依附于共晶 Fe3C 上而不能分辨。温度降到 2 点(727℃)时,共晶γ的含碳量达到 0.77%,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 最后得到的组织由 P 分布在共晶 Fe3C 上所组成。这种室温下的组织保留了高温下共晶转变产物 Ld 的形态特征,但组成相γ已发生了转变,因此称为变态莱氏体,用符号 Ld’表示。因此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为 Ld’。
六、亚共晶白口铸铁
合金溶液在 1~2 点温度区间结晶出γ固溶体,此时液相成分沿 BC 线变化,而γ固溶体的成分沿 JE 线变化。冷却至 2 点(1148℃)时,剩余液相的成分达到共晶成分,在恒温下发生共晶转变,形成 Ld。在 2 点以下,初晶γ和共晶γ中都析出二次渗碳体 Fe3CII。随着 Fe3CII的析出,γ固溶体的成分沿 ES 线降低。温度降到 3 点(727℃)时,所有γ都发生共析转变成为珠光体。
上一篇:洛阳市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