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卷(3)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西哲
4.简要回答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四.辨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自在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此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五.论述题(22分)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这一命题。
答案
试卷1
一.单选
1.C 2.B 3.C 4.B 5.B
6.C. 7.C. 8.C 9.B 10.D
二.多选
1.AE 2.ABD 3.CD 4.BCDE 10.ACE
三.简答题
1.答:如果“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的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果“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个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
“尺度”也有不同的理解:人究竟是按照自己的欲望,还是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事物?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因为每个人的欲望和认识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东西怎能成为尺度呢?
2.答:“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达到的重要结论。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或规律不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而是人类先天的认识形式所具有的,就是说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
康德也承认范畴不能被超验地使用,只能在现象界使用。他并不认为人能够先天地认识到所有的自然界的具体规律,人为自然界规定的法则不是自然科学中的具体的定律,这些定律必须经过经验才能被发现和验证,而先验范畴规定的一般的自然法则只是一些最一般的自然规律,它们的真理不依赖于经验,并且能够反过来赋予经验以普遍必然性。 从以上,康德的先验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分歧已见端倪。
3.答: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倾向。例如,他说:“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的。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被后人归纳成“唯其不可能,我才相信”。这句话体现了极端的信仰主义的立场,这种立场反对通过理性的方法来理解《圣经》,甚至不允许对《圣经》进行理解和解释。
4.答: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必须是“后天证明”,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简称“五路”)
第一、依据事物的运动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二、依据事物的动力因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三、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证明上帝的存在。
上一篇:火灾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