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讲义

发布时间:2021-06-05

前 言

一、以往药剂学考试形式 隶属药学专业知识(二)

包含:药剂学占60%分值,药物化学占40%分值 药剂学分值分配:60分 A(24题、24分) B(48题、24分) X(12题、12分)

二、2015年第七版考试大纲药剂学考试形式 隶属《药学专业知识(一)》

以药剂学和药物化学为主,少部分涉及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的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以往《药学专业知识(一)》包含药理学+药物分析

删除部分:

1.常用制剂的制备流程、工艺操作及设备名称。 2.药物制剂的单元操作(制剂工程)。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制备中涉及的单元操作、操作原理及设备等。 3.药物剂型制备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粉体学理论、滤过原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等。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5.药物动力学中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动力学模型的识别。 增加内容:

1.植入剂、冲洗剂及烧伤及严重创伤用外用制剂。增加了口服速释片剂,包括分散片、口崩片。 2.给药方案设计和个体化给药。

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力求通过有目的的科学考试,引领执业药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药学专业知识(一)》是否变难了?

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监控 505页——340页,更精简,内容更少。 89元——79元 140题——120题

四、题型

各个考试科目的试卷题量调整为120题,较上版规定减少20题。题型包括A型题(最佳选择题)、B型题(配伍选择题)C型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和X型题(多项选择题)。各个考试科目单独考试,单独计分,计分方式较以往有变化,每题均为1分,满分为120分。

2-5题)。这一组试题是基于一个临床情景、病例、实例或者案例的背景信息逐题展开,每道题都有其独立的备选项。题干在前,备选项在后。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每一组备选项为四个,其他科目每一组备选项为五个。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应试人员应将答案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总结:本版考试大纲在结构上,不再按药学教育学科名称和专业知识划分考试科目,在整体内容上,加大综合知

识与技能的考试比重,降低专业基础知识的比重。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大纲要求——本科目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结构与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程;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则等内容;并能够运用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一节 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的来源与分类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一)药物常见的化学结构及名称

1.脂肪烃环、芳烃环

2.杂环 ①五元杂环

②六元杂环

③稠合杂环

④碱基

3.甾体

(二)常见的药物命名

——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

芬必得 = 布洛芬 = 2-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

1.药品的商品名

①药物最终产品(剂量剂型已确定)

②药物成分相同的药品,不同厂家(或国家),商品名也不同 ③企业确定药品商品名,可进行注册和专利保护 ④商品名不能暗示药物的疗效和用途,且应简易顺口 2.药品的通用名

INN通常是指有活性的药物物质,而不是最终的药品,是药学和医务人员使用的共同名称。一个药物只有一个通用名,比商品名更方便。 原则——遵循WHO的原则,不能和已有的名称相同,也不能和商品名相似。 》来自INN;音译、意译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以音译为主;药典中使用。 3.药物的化学名

名原则(1980年)”; 美国化学文献(CA)。 命名原则:

①选定基本母体结构; ②规定母体的位次编排法;

③母体以外部分均为取代基;

④手性化合物规定立体或几何构型。 【药物的结构和命名举例】

第二节 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一)制剂和剂型的概念 1.剂型的概念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2.制剂的概念

药物制剂系指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根据制剂命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凡按医师处方,专门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确切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科学称为调剂学。 (二)剂型的分类

1.按形态学分类

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2.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给药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些药物易受胃酸破坏或被肝脏代谢,引起生物利用度的问题,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包括:①注射给药;②皮肤给药;③口腔给药等;④鼻腔给药;⑤肺部给药;⑥眼部给药;⑦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等。 3.按分散体系分类

①真溶液类。②胶体溶液类。③乳剂类。④混悬液类。⑤气体分散类:如气雾剂、喷雾剂等。⑥固体分散类: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等普通剂型。⑦微粒类:主要特点是粒径一般为微米级或纳米级,这类剂型能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方面特征,是近年来大力研发的药物靶向剂型。 4.按制法分类 不常用。

5.按作用时间分类

根据剂型作用快慢,分为速释、普通和缓控释制剂等。 形态:固、半固、液、气

给药途径:口服、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尿道 分散系统:真溶液、胶体溶液、乳剂、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固体分散类、微粒 制法

作用时间:速释、普通、缓控释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3)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4)可产生靶向作用 (5)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6)可影响疗效 (四)药用辅料

1.药用辅料的作用与应用原则

(1)药用辅料的作用:①赋型:如液体制剂中加入的溶剂,片剂中加入的稀释剂、黏合剂等。②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如固体制剂中加入润滑剂以改善药物的粉体性质。③提高药物稳定性:如抗氧剂可提高易氧化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④提高药物疗效:如将胰酶制成肠溶衣片,不仅可使其免受胃酸破坏,还可保证其在肠中充分发挥作用。⑤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如以硬脂酸钠和虫蜡为基质制成的芸香草油肠溶滴丸,既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也可避免对胃的

刺激。⑥调节药物作用:选用不同的辅料,可使制剂具有速释性、缓释性、靶向性、生物降解性等。⑦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如口服液体制剂中加入矫味剂。(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①满足制剂成型、有效等要求的最低用量原则 ②无不良影响原则

2.药用辅料的分类

(1)按来源分类:依据来源不同,药用辅料可分为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 (2)按作用与用途分类:药用辅料在制剂中有60余种,包括溶剂、增溶剂、助溶剂等。

(3)按给药途径分类:药用辅料可分为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用等。

3.药用辅料的一般质量要求

药用辅料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药用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供注射剂用的应符合注射用质量要求。②药用辅料应通过安全性评估,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及其他辅料发生作用,不影响制剂的质量检验。③药用辅料的安全性以及影响制剂生产、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性质应符合要求。④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及用途,药用辅料的残留溶剂、微生物限度或无菌应符合要求;注射用药用辅料的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无菌等应符合要求。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一般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学三个方面。

1.化学不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还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2.生物学变化。

3.生物不稳定性是指由于微生物污染滋长,引起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 (一)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种以上的降解反应。 1.水解

(1)酯类药物的水解

pH有关,其最稳定的pH为3.5左右)pH下降,有些酯类药物灭菌后pH下降,即提示有水解可能。

(2息痛)等也属于此类药物。

氨苄青霉素只宜制成固体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在临用前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输液,但10%葡萄糖注射液对本品有一定的影响,最好不要配合使用,若两者配合使用,也不宜超过1小时。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室温放置5天仍然符合要求。 氯霉素溶液可用100℃、30 2.氧化

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1)酚类药物:这类药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等。 (2 (3 金属离子对其的影响,以保证产品质量。 3.其他反应

(1)异构化:异构化分为光学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

光学异构化可分为外消旋化作用和差向异构作用。左旋肾上腺素——外消旋化作用;毛果芸香碱——差向异构作用;维生素A——几何异构化。

(2)聚合:氨苄西林浓的水溶液 (3)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

(二)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处方因素和外界因素。 1.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pH的影响: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专属酸碱催化或特殊酸碱催化,此类药物的水解速度,主要由pH决定。

确定最稳定的pH(以pHm表示)是溶液型制剂的处方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有些药物也可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叫广义的酸碱催化或一般酸碱催化。常用的缓冲剂如醋酸盐、磷酸盐、枸橼酸盐、硼酸盐等,均为广义的酸碱。

(3)溶剂的影响: 溶剂的介电常数ε与水解反应速度常数K有关

式中,K为速度常数,ε为介电常数,K∞为溶剂ε趋向∞时的速度常数,ZAZB为离子或药物所带的电荷。 当ZAZB >0(荷电相同)时,ε↘ ,K↘

巴比妥钠注射液用丙二醇做溶剂,溶剂极性低,药物水解延缓。 当 ZAZB<0(荷电相反)时,ε↘ ,k↗

(4)离子强度的影响:

式中,K为降解速度常数;K0为溶液无限稀(μ=0)时的速度常数,μ为离子强度;ZAZB为溶液中药物所带的电荷。

离子强度对药物降解速度的影响:相同电荷离子之间的反应(如药物离子带负电,受OH-催化降解),加入盐(离子强度μ增大)会使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增大。

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反应(如药物离子带负电,受H+催化降解),则离子强度增加,会使药物降解反应速度降低。 药物是中性分子,ZAZB=0,则μ ↗对K无影响。

(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一些容易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增加,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

-形成胶束,苯佐卡因增溶于胶束中,在胶束周围形成一层所谓“屏障”,阻碍0H进入胶束,而减少其对酯键的攻击,因而增加苯佐卡因的稳定性。但要注意,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否则起不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此外,表面活性剂有时反而使某些药物分解速度加快,如聚山梨酯80使维生素D稳定性下降。 (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不包括( ) A.pH值

B.广义酸碱催化 C.光线 D.溶剂

E.离子强度 『正确答案』C

2.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Arrhenius大。它是药物稳定性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 (2)光线的影响

(3)空气(氧)的影响

(4)金属离子的影响: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6)包装材料的影响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1.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pH的影响

(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3)溶剂的影响

(4)离子强度的影响: (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2.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2)光线的影响

(3)空气(氧)的影响

(4)金属离子的影响: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6)包装材料的影响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 1.控制温度 2.调节pH 3.改变溶剂

4.控制水分及湿度 5.遮光 6.驱逐氧气

7.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 8.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1)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①制成固体制剂②制成微囊或包合物③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2)制备稳定的衍生物 (3)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四)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是在高温、高湿、强光的剧烈条件下考察 2.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法是以化学动力学理论为依据的。 3.长期试验(留样观察法) (五)药品有效期

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t0.9

,通常定义为有效期。恒温时,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有效期若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若标注到月,应当为起算月份对应年月的前一月。 例如药品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20日,有效期两年,则有效期标注为“有效期至:2006年10月19日”,对于患者来说将有效期标注到年、月、日比只标注到年、月容易理解和判断药品具体的失效日期。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一)药物的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作用

(2)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 (3)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吗啡与阿托品配伍;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变化,一般指在药品生产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或联合使用出现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

药物在配伍使用时,若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则称配伍禁忌。 (二)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变化可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物理配伍变化属于外观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 (1)溶解度改变

(2)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3)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2.化学的配伍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浑浊或沉淀:①pH改变产生沉淀:由难溶性碱或难溶性酸制成的可溶性盐,它们的水溶液常因pH的改变而析出沉淀。例如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同碱性药物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能发生沉淀反应。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为9.5~11),与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5~5.5)混合后,由于溶液pH的明显改变(pH小于9.0),可使磺胺嘧啶析出结晶,这种结晶从静脉进入微血管可能造成栓塞。水杨酸钠或苯巴比妥钠水溶液因遇酸或酸性药物后,会析出水杨酸或巴比妥酸。②水解产生沉淀:如苯巴比妥钠水溶液,硫酸锌滴眼液。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大多数生物碱盐的溶液,当与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等相遇时能产生沉淀等。黄连素和黄芩苷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④复分解产生沉淀:如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氢钠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时均产生沉淀。硝酸银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即产生沉淀。 (2)变色:如含有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可使颜色变深。如维生素C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会变色;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逐渐变成粉红至紫色;氨茶碱或异烟肼与乳糖混合变成黄色。

(3)产气:如碳酸盐、碳酸氢钠与酸类药物配伍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产生氨气;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4)发生爆炸:如氯化钾与硫,高锰酸钾与甘油,强氧化剂与蔗糖或葡萄糖等。

(5)产生有毒物质:如含朱砂的中药制剂不宜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等配伍。

(6)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合用,维生素B12的效价显著降低;乳酸环丙沙星与甲硝唑混合,甲硝唑的浓度下降;红霉素乳糖酸盐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红霉素乳糖酸盐的效价降低。 3.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 (3)增加毒副作用

最佳选择题

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 ) A.溶解度改变 B.分散状态改变 C.粒径变化 D.颜色变化 E.潮解 『正确答案』D

下列不属于药物或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 A.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 B.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 C.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 D.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 E.生成低共熔混合物产生液化 『正确答案』A

(三)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1.注射液的配伍和配伍禁忌 2.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配伍禁忌的预防与配伍变化的处理 1.配伍禁忌的预防

2.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

处理的原则应该是: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在审查处方发现疑问时,首先应该与相关医师联系,了解用药目的(配伍禁忌是相对的)。 (1)改变贮存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整溶液pH

(5)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一)药品包装的含义和作用 1.药品包装的含义 2.药品包装的作用

(二)药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与质量要求 1.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

(1)按使用方式,药包材可分为I、Ⅱ、Ⅲ三类。I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如塑料输液瓶或袋、固体或液体药用塑料瓶等)。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如玻璃输液瓶、输液瓶胶塞、玻璃口服液瓶等)。Ⅲ类药包材指I、Ⅱ类以外其他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如输液瓶铝盖、铝塑组合盖等)。 (2)按形状,药包材可分为容器(如塑料滴眼剂瓶)、片材(如药用聚氯乙烯硬片)、袋(如药用复合膜袋)、塞(如丁基橡胶输液瓶塞等)、盖(如口服液瓶撕拉铝盖)等。

(3)按材料组成,药包材可分为金属、玻璃、塑料(热塑性、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橡胶(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及上述成分的组合(如铝塑组合盖、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等。 2.药品的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 (三)药品储存和养护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药品储存

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④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⑤搬运和堆码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⑥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间距不小于

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

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2.药品养护

①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②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③对库房温、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⑦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第三节 药学专业知识

一、执业药师与药学专业知识 二、药物化学专业知识 三、药剂学专业知识

药剂学(pharmaceutics)系指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5个方面。 (一)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新辅料、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二)生物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动力学过程,阐明机体生物因素、药物的剂型因素与药物效应之间关系的科学。 四、药理学专业知识 五、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

第二章 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

针对如此难的药一我们该怎么办? 1.决心——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2.技巧——补充基础知识,先记住再说 3.杨树的反思——你好我也好

一、常见官能团

二、含氧双键

三、含氮官能团

四、特殊的含氮官能团

化学基础知识-异构体

一、顺反异构

概念:因共价键旋转受阻而产生的立体异构

概念:因分子中手性因素而产生的立体异构

*标记。(手性N、S、P→手性中心) 手性分子:既没有对称面,又没有对称中心,也没有4重交替对称轴的分子

1.旋光性

光能力相同。 标记方法:

或 (-)-]或 (+)-] C.D/L(相对构型法) 2.互为镜像

概念:实物与镜象关系,或者说左,右手关系;在立体化学中,不能与镜象叠合的分子叫

手性分子。

4.消旋体

R构型和S

(两个相同取代、构型相反的手性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分子中,旋光性抵消)

三、差向异构

同的非对映体叫差向异构体。

代表药: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第一节 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 第二节 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 第三节 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

第一节 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

1.

①水溶性(亲水性)是药物可 口服的前提,药物需要溶解在水中进行转运和扩散(血液体液均为水相环境); ②药物

药物在非水相或正辛醇中浓度 药物在水中浓度

lgP表示)】★

增大脂溶性,则药物的吸收性降低。 药物结构对P的影响:

①水溶性增大:官能团形成氢键能力强/离子化程度高(羟基、季铵等) ②酯溶性增大:含有非极性结构(烃基、卤素、酯环、硫原子、烷氧基等) 3.渗透性

渗透性。

记忆技巧:普洱普尔、双马匹、你拿啊、特痛苦

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

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由于体内不同部位pH不同,影响药物的解离程度,使解离形式和非解离形式药物的比例发生变化。

pKa:解离常数;pH:体液的pH

[HA]和[B]:非解离型酸/碱药物浓度 -+

[A]和[HB]:解离型酸/碱药物浓度

举例——酸性药物:pKa>pH,分子型比例高;pKa=pH,解离/非解离各一半。 改变化学结构,有时会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生物活性。(巴比妥类)

第二节 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

一、药物的结构与官能团

1.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

他汀类——母核和取代基的改变

二、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

(一)结构对药物转运、转运体的影响

、膜动转运

:介导药物吸收的摄取性转运体,底物为二肽三肽类药物。 二肽类:乌苯美司、β内酰胺类、ACEI、伐昔洛韦 记忆技巧:乌BA,伐昔 三肽类:头孢氨苄

+ L-缬氨酸→伐昔洛韦(前药),通过PEPT1吸收增加(D型不识别)。 2.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体P- 举例:底物——地高辛;抑制剂——奎尼丁。

奎尼丁抑制P-gp,使地高辛经P-gp的外排性分泌受到抑制,重吸收增加,血药浓度↑★ 。 (二)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1.对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CYP450)90%以上的药物代谢都要通过肝微粒体酶的细胞色素。(了解) 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1A2(4%),CYP2A6(2%),CYP2C9(10%),CYP2C19(2%),CYP2D6(30%),CYP2E1(2%), (1

(2)CYP诱导剂(机制复杂):举例——对乙酰氨基酚,经CYP2E1代谢产生氢醌,与谷胱甘肽作用后排泄;乙醇

为诱导剂,氢醌↑,谷胱甘肽↓,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产生毒性。 2.

hERG基因编码的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的α亚基,产生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在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

+

★目前发现,许多作用各异、结构多样的药物对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引起(上市药撤药主因)

此通道抑制剂涵盖范围极广,最常见为心脏用药: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强心药等。 (三)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药物与生物大分子) DNA中鸟嘌呤碱基形成共价结合键,产生细胞毒活性)。

2.非共价键键合类型★ ——(较抽象,掌握各个要点)

(1)氢键:分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O、N、S等原子 和 与非碳的杂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的氢原子之间形成的弱化学键;键能较弱,约为共价键1/10。(了解)

★特点:最常见的非共价形式,最基本化学键合形式

,用于肌肉疼痛。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无,则抑菌。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