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猪出现的几种常见病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冬季养猪出现的几种常见病及防控措施
一、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表现呼吸系统征候群的疾病,是冬季养猪业关注的焦点。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液增多。预防重在减少寒冷刺激,治疗重在治本而不在于平喘。 1、感冒
风寒侵袭容易引起感冒,表现为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淌眼泪。感冒本身危害不是很大,但容易引发其他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蔓延后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 预防,应以改善猪舍小气候为主,主要工作是加强保暖措施、防止贼风侵袭。 治疗,可肌注安乃近5~10毫升或复方氨基比林10~20毫升。 2、流感
流行性感冒因流感病毒引起,与普通感冒症状类似,但表现严重,流行性很强,常大面积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呼吸急促,呈现腹式呼吸,咳嗽,眼、鼻内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预防,可用贯众、桉叶、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15克煎水内服。
治疗,可使用金刚完胺,配合安乃近、氨基比林,每日2次注射青霉素、链霉素。人、猪流感相互感染,必须注意搞好自身防护。 3、气喘病
猪气喘病的病原是肺炎霉形体,临床表现是低头干咳、张口喘气、喘鸣严重,每分钟呼吸次数可达100次。预防用猪气喘病弱毒菌苗,接种后3天即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免疫保护期可达8个月。治疗可肌注土霉素或卡那霉素,连用5~7天,土霉素用量为25~50毫克/公斤体重,卡那霉素用量为4万单位/公斤体重。也可使用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 4、肺疫
猪肺疫由巴氏杆菌引起,虽然是多年的老病,但每年冬季还有散发。主要表现是呼吸高度困难,呈现张口呼吸,口鼻内流出泡沫样液体,前肢站立、臀部着地如犬坐姿势,有时出现干而短的痉挛性咳嗽,慢性型主要表现持续性咳嗽。因为主要症状跟猪瘟、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应细心进行区别,鉴别的重点就是看是否表现犬坐姿势。 预防,可皮下或肌肉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灭活苗,每头每次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治疗,可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效果比较理想。 二、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表现消化系统征候群的疾病,在冬季非常多见。这类疾病的主要表现是下痢,颜色多样,混杂物较多,消瘦严重。普通腹泻治疗时应该标本兼治,传染性腹泻应以预防为主。 1、肠炎
肠炎的发生,既有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不良等原发性因素,又有病菌感染、药物刺激等继发性因素,是临床上十分多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是呕吐、腹泻,呕吐物中混有血液或胆汁,排泄物恶臭,粪便中含有血液、黏液、黏膜组织,有时混有脓液,后期排便失禁,肛门松弛。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因为脱水、失盐、酸中毒而致死。
综合治疗措施是:①清理肠道、排除毒素、保护肠黏膜。先灌服石蜡油或植物油等泻剂500
毫升,后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1000毫升,同时加入药用碳100克;②制酵消炎。灌服20克鱼石脂,配合使用15~20克磺胺脒;③补液强心、解除酸中毒。静脉注射糖盐水500~1000毫升,加入5%碳酸氢钠250毫升。 2、细菌性腹泻
冬季是养育仔猪的重要季节,但仔猪却常常因患细菌性痢疾而死亡。细菌性痢疾包括痢疾、大肠杆菌病、梭菌性肠炎、仔猪副伤寒等多种疾病。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综合鉴别防治,首要的预防措施则是控制温度、加强管理,注意防止各种应激反应。
生后1~3日龄的仔猪出现腹泻,多为红痢,即仔猪梭菌性肠炎。红痢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该病的特征是排血便,混有小气泡。预防,可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各肌肉注射5~10毫升。
生后1周龄左右的仔猪出现腹泻,多为黄痢。生后10~30日龄的仔猪出现腹泻,多为白痢。黄痢、白痢都是大肠杆菌病。黄痢的主要表现是拉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稀粪,白痢则拉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糊状稀粪。黄痢和白痢的危害都比较严重,必须提前搞好预防,可使用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于母猪产前30~45天和15~20天各注射1次,每次5毫升。药物预防主要使用乳康生,可在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片(0.5克),连用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连用6周。也可使用促菌生、调痢生等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据试验,哺乳仔猪发生白痢,可给母猪喂服阿司匹林,早晚各1次,每次8~10片(每片0.5克),一般连喂2天即愈。 生后7~12周龄的幼猪出现腹泻,可怀疑是密螺旋体痢疾。密螺旋体痢疾是由密螺旋体与肠道内特定的厌氧菌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一般先排黄色或灰色的软便,随后即排水样粪便,粪便中混有血液、黏液、黏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接种的菌苗,但可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如在饲料中添加50ppm的痢菌净或痢立清,效果都不错。治疗可使用痢菌净、林可霉素、泰乐菌素。 生后2~4月龄的仔猪出现腹泻,可怀疑得了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常与猪瘟、猪喘气病混合感染,急性型开始便秘,后下痢,排恶臭粪便;慢性型最常见,初便秘,后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排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稀便,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碎片。预防,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每头每次1毫升,断乳后注射能产生较强免疫保护力。治疗,可选用土霉素、新霉素、新诺明、磺胺嘧啶、呋喃唑酮等。 3、病毒性腹泻
在寒冬季节,如果各年龄段的猪都出现痢疾,但成猪症状稍轻、幼猪发病严重,就应该怀疑是得了病毒性腹泻,常见的有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以上三种病毒病均以呕吐、排颜色多样的稀粪或水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危害严重,但无特效药物治疗。
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应提前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苗;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应在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肌内及鼻内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1毫升;轮状病毒病没有疫苗,发现病猪后,应及早隔离,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加入3%~5%碳酸氢钠,仔猪应停止哺乳,配制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让仔猪饮用,配方是:葡萄糖43.2克、氯化钠9.2克、甘氨酸6.6克、柠檬酸0.52克、柠檬酸钠0.13克、无水磷酸钠4.35克、溶入2千克水中。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不足,猪常因舍内潮湿,寒风侵袭,受凉等因素影响易患风湿症而造成瘫痪,另外由于饲料中长期缺钙,或因饲料缺钙多磷,造成体内钙磷平衡失调,尤其是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因钙质消耗过多而补充不足,容易发生骨软症而瘫痪。
冬季谨防猪瘫痪
一、猪风湿性瘫痪的预防措施 做好猪舍的防寒、防湿措施。保持地面干燥,猪舍要宽敞,能晒到太阳,避免阴冷,防止贼风,训练猪不尿窝,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每天中午天气暖和时把猪放到舍外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加抗寒力。在母猪分娩前后2周,要补足青绿多汁饲料。
猪风湿性瘫痪的治疗方法:1.水杨酸钠粉5克,小苏打5克拌食内喂,每天1—2次,连喂1周,停喂2—3天后,可继续服用。2.在腰部两侧或臀部肌肉注射30%安乃近10毫升。3.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头猪每次0.02—0.08克,每天1次。
二、骨软症引起猪瘫痪的预防措施 合理搭配饲料,补充充足的矿物质、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如生长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和骨粉、贝粉等。此外,让猪多晒太阳,以利于对饲料中钙磷的吸收。
防治方法:对已患骨软症的病猪,除在饲料中补充矿物质外,还要肌肉注射骨化醇1.2万单位,每周1次,共注射2—3周。为减轻疼痛,可肌肉注射安乃近5—20毫升,让猪多晒太阳,以利康复。药物治疗:1.发现有跛行现象,每天每头猪补充骨粉20—40克,同时每日分两次加喂禽用鱼肝油20毫升,连服10天,未痊愈的再服10天。2.如猪后肢滑行、坐地或开始卧地不起时,每头猪一次静注10%葡萄糖酸钙50—150毫升;食欲差的猪可同时注射25%—50%的葡萄糖液100—250毫升,每天1—2次,连注3天。3.粪便干圆,可用湿肥皂水1000—1500毫升灌肠,便秘且无食欲的病猪,每天喂服一次泻药,即芒硝50克,大黄苏打片30克,复方维生素B溶液30毫升,直至便通为止。
大型猪场免疫程序
1: 大肠杆菌苗产前45天一免、15天二免。
2:细小病毒苗后备母猪配种前0.5~1个月免2头份。 3:除丹毒、肺疫外其它免疫间隔7天以上。
万头猪场免疫程序及常用疫苗厂家的选择
备注:
1、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免疫为计划外免疫。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免疫。 2、 同时注射2种疫苗时,须分边注射。
3、投放到周边疫情严重区域的猪苗,除执行以上免疫程序外,应在保育阶段(出生40天)加强
一
次进口蓝耳弱毒苗(0.5头份/头)+蓝耳变异灭活苗(2ml/头)的免疫。 4、 空怀、流产等母猪要及时补免猪瘟高效弱毒疫苗。
5、 对于季节性免疫,配种不到3周及2周内要分娩的母猪推迟到安全期补免。 6、基础种猪免疫须选用30-35mm的针头。
四、后备猪免疫程序
备注:
1、同时注射2种疫苗时,须分边注射。
2、每年2月份的乙脑弱毒苗免疫为加强免疫,若189天龄免疫离本次免疫时间不超过2个月,则本次不需加强免疫;接种2周后方可配种。
母猪产后 母猪产后不食多是因产后消化系统紊乱导致的以食欲减退为主的综合征,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生产母猪常见的现象,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愈,往往会影响子猪正常生长(例如发生黄、白痢),甚至导致母猪死亡或被淘汰,影响正常生产的持续,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需引起重视。 1. 疾病产生的原因
(1)产前喂食过多精料,尤其是豆饼含量过多,饲料缺少矿物质和维生素,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2)产后大量泌乳,血液中葡萄糖、钙的浓度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分泌机能发生紊乱,造成泌乳量减少,仔猪吃奶不足而骚动不安,干扰母猪休息导致母猪消化系统发生紊乱;
(3)母猪吞食胎衣,死胎等,引起消化不良(4)产后患有阴道炎、子宫炎、尿道炎引起不食。
(5)因分娩困难、产程过长,致使母猪过度劳累引起感冒、高烧致使母猪产后不食。当然,还有很多引起猪体体温升高的疾病也会导致母猪产生厌食现象。 2. 产后不食的预防
针对产后母猪的特殊时期,应对这一时期提前做出应对的方案。
(1)加强饲养管理 要合理搭配饲料,供给母猪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及青绿多汁饲料。饲喂时,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忌突然更换饲料。在母猪产前产后的饲料中添加小苏达(每吨饲料中加3公斤)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做好产房、产具及接产人员的消毒工作防止产道感染。同时注意母猪生产过程中感染的发生,在产前8小时注射一针百克米先5~10mL。
(4)及时治疗母猪各种原发疾病,如阴道炎、子宫炎、尿道炎、蓝耳病等。 3.产后不食的治疗
(1)肌注感必治/百克米先+必灵+解百热,饮水中添加万力补,连用3~5天。
(2)对于严重病例,母猪不食时间过长,体质极为虚弱者,应及时补液,用青链霉素/百克米先15mL+樟脑酊10mL+必灵40 mL+维生素C20 mL+免疫核糖核酸2mL+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注2~3天。如果病原体侵入子宫,可用消毒剂冲洗母猪子宫。
(3) 中药方:桂枝40g,丹参、益母草、木香、当归、川芎、山楂、花粉、葛根、神曲各30g,枳壳、甘草各20g,一剂煎服。
母猪产后不食是猪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要注意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供给,多喂青料,高温季节要酌情投喂硫酸镁、碳酸氢钠等轻泻药,搞好产床的清洁卫生,给母猪创造适宜的环境,并注意控制温、湿度,在母猪产前产后用激生肽/万力补加小苏打拌料,可大大减少母猪产后不食的发生。同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猪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 猪机体的正常免疫机能受到抑制
1.1 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圆环病毒病、猪肺炎支原体病、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猪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寄生虫病等的病原损害机体免疫细胞,降低猪体的抗病能力及接种的应答能力,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 1.2 猪只发生遗传性免疫抑制疾病和猪只衰老导致免疫抑制。
1.3 营养不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某些成分缺乏或过剩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1.4 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氯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磺胺类、病毒唑、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损害机体免疫细胞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
1.5 天气反常、断奶、混群、捕捉、运输等一系列环境应激因素抑制猪群免疫功能。 1.6误食一些含有霉菌毒素或其它毒物的食物破坏机体免疫器官,引起机体免疫抑制。 1.7 免疫前感染了所免疫预防的疾病或其它疾病,降低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及对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
2、疫苗的质量、保存、运输和使用方法不当导致免疫失败
2.1 疫苗中病毒含量不足、疫苗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疫苗受污染等质量不合格因素导致免疫失败。
2.2 弱毒苗要求在-15℃温度下保存,灭活苗一般保存在2~8℃,不能过热,也不能低于0℃,疫苗储运过程必须具备冷链配送技术,运送时,必须将疫苗装入盛有冰块的保
温瓶或保温箱内并密封,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整个过程要求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若疫苗保存或运输不当,则导致疫苗效价降低或完全失效,导致免疫失败。
2.3 疫苗稀释不当或稀释后未及时使用,或器械消毒不严格,选用针头不当,注射部位消毒不好,接种途径错误,操作不熟练或同时间同部位注射几种疫苗导致免疫失败。 3 免疫次数不够、畜体母源抗体的干扰、病原的血清型不符、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造成免疫失败
3.1 免疫次数不够导致免疫失败。如对首次免疫后未产生保护性免疫力或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值的猪只未进行及时补免,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空白。
3.2 刚出生的仔猪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可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得到保护,在此期间内接种疫苗,由于抗体的中和、吸附作用,不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 3.3 由于生化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而引起的病毒变异或疫苗毒株、菌株的血清型不含有引起疾病病原的血清型或亚型,从而接种该疫苗未能产生交叉保护而导致免疫失败。 3.4 同时免疫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而导致免疫失败。如猪瘟疫苗与蓝耳病弱毒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
下一篇:急性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