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九年级秋学期12月学情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初三年级2014年12月阶段测试
九年级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大题,计28小题,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或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 数据﹣1,0,1,2,3的平均数是( ▲ ) A.﹣1 B. 0 C. 1 D. 5 2.若方程x2 2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 A.m 1 B.m 1 C..m 1 D.m 1
3.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 )
A.(1,3) B.(﹣1,3)
C.(1,﹣3)
D.(﹣1,﹣3)
4.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点A在圆外 B.点A在圆上 C.点A在圆内 D.不能确定
5.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4个绿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是( ▲ ) A.
1
4
2
B.
1
3
C.
1 2
D.
3
2
6.在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x<1 B. x>1 C. x<-1 D. x>-1
7.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A=40°,
则∠B的度数为 ( ▲ )
A.20° B. 40° C. 60° D. 50°
8.定义[a,b,c]为函数y=ax2+bx+c的特征数,下面给出特征数为 [m,1- m ,-1]的函数的一
些结论: ① 当m=-1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0);② 当m > 0时,函数图象截x
1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1;③ 当m < 0时,函数在x >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④ 不论m
2取何值,函数图象经过两个定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
11.母线长为2cm,底面圆的半径为1cm的圆锥的侧面积是cm2.
12.在Rt△ABC中,∠C=90°,AB=5,AC=3,则sin B= ▲ _____
.
13.小红、小芳、小明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确定做游戏的先后顺序,他们约定用“锤子、剪 刀、布”的方式确定.请问在一个回合中三个人都出“布”的概率是▲ _____.
1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cm、4cm、5cm,则这个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是▲ .
2
15.如果二次函数y=(2k-1)x-3x+1的图象开口向上,那么常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16.一只自由飞行的小鸟,将随意地落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地面上,每个小方格形状完全相同, 则小鸟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是 ▲
17.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
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tan∠APD的值是 ▲ . 18.如图.Rt△ABC内接于⊙O,BC为直径,cos∠ACB=, D是
的交点为E,则
等于 ▲
5
9
的中点,CD与AB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10+9+9+9+9+9+9+10+11+11=9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1)解方程:x2 4x 1 0. (2) 计算:sin30 cos60 tan45 tan60 tan30 . 20.已知二次函数y x2 2x 3.
(1)求抛物线顶点M的坐标;
(2)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求A,B,C的坐标 (点A在点B的左侧),并画出函数图象的大致示意图;
2
(3)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x 2x 3 0的解集
21.四川康定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某单位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赈灾捐款活动.第一天收到捐款10000元,第三天收到捐款12100元.
(1)如果第二天、第三天收到捐款的增长率相同,求捐款增长率;
(2)按照(1)中收到捐款的增长速度,第四天该单位能收到多少捐款?
22.如图,某测量船位于海岛P的北偏西60º方向,距离海岛10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海岛P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求测量船从A处航行到B处的路程(结果保留根号).
23.某校为了解2013年八年级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将统计结果列出如下的表格,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科普类册数占这40
a的度数;
(2)该校2013年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多少本?
24.如图,AB是⊙ O的弦,OP⊥ OA交AB于点P,过点B的直线交OP的延长线于点C,且CP=CB. (1)求证:BC是⊙ O的切线;
(2)若⊙ O的半径为,OP=1,求OC的长.
25.如图所示,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3等分,指针落在每个扇形内的机会均等. (1)现随机转动转盘一次,停止后,指针指向数字1的概率为 ;
(2)小明和小华利用这个转盘做游戏,若采用下列游戏规则,你认为对双方公平吗?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理由.
26.如图,已知半径为
4
的⊙
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是直径AB左侧半 …… 此处隐藏:35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中考百日誓师教师代表发言稿
下一篇:文本挖掘技术07-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