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学介绍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核物理学介绍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研究范围: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的学科,介于原子 物理与粒子物理之间。 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质的两个层次。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 组成。 物质的性质主要归功于原子,或主要归功于原子核,但几乎 不归功于两者。 元素的化学,物理学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 有关,而放射现象则与原子核有关。
研究对象:原子核 ---〉组成,结构,反应等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历史序幕: 1896年, 贝克勒尔,铀的放射现象, 第一次在实验室 观测到原子核的现象。
1897年,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Pu, Ra 1899年, 发现α ,β 射线, 1900年, 发现γ 射线。 1903年, 卢瑟福发现α 射线是 带正电的氦原子核, β 射线是电子。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式。
1919年
实现人工核反应,用α 粒子从氮核打出质子。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的中心 原子由 质子 + 电子 组成? 均匀分布?
1909 年, 盖革,马斯顿,用α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有 8000分之一的几率被反射回来,难以理解? 1911 年, 卢瑟福提出有核模式。正电荷和原子质量集 中在原子中心的小范围内,这就是原子核。重大发现, 但不受重视。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
最初,基本粒子只有电子,质子,原子核由电子 和质子组成??? 电子在原子核内???hc 1240 fm MeV 124 MeV p c 10 fm c c h E pc 124 MeV自旋, 统计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1920 年,
卢瑟福提出:
“在某些情况下, 也许由一个电子更加紧密地 与氢核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中性的双子,这样的 原子(指中性双子)也许有很新颖的特性” 他还断言: 要解释重元素的组成,这种原子 的存在看来几乎是必需的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1930 年:博恩实验
α---〉铍 中性射线,穿透力很强, 能穿过铅板,认为γ射线 反冲质子 (5.7 MeV)
居里夫妇实验 α---〉铍 --〉中性射线 石蜡(H) γ射线
查德威克实验: α---〉铍 ---〉中性射线 氮 (14N)
反冲氮核 (1.2 MeV)
计算:如果是 γ射线 5.7 MeV 反冲质子: 1.2 MeV 反冲氮核: Er = 89 MeV Er = 55 MeV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宣布中子发现, 诺贝尔奖!!! 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始 海森堡,原子核 : 质子 + 中子,---〉核子,两 个不 同状态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核符号符号:A z
XZ 相同, N 不同
同位素 (isotope),
同量异位素 (Isobar),A 相同, Z 不同 同中子异荷素(Isotone). N 相同, Z 不同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Z
核素图
N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核素图 天然存在的核素: 280多种, 稳定, 60 多种, 长寿命放射性 人工制作的有1600 多种放射性
理论预言: 允许存在的核素至少5000多个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质子滴线, 中子滴线
β稳定线 超重元素稳定岛 李政道预言: 稳定洲
中国发现的新核素
A Z 2/ 3 1.98 0.0155 A
202Pt(铂)上海原子核所
204Hg
(n, 2pn) 202Pt
185Hf
(铪)兰州近代物理所
186W
(n, 2p) 185Hf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能的利用 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的最大成就 ???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弹,原子核反应堆 卢瑟福的断言 核反应放能, 用火柴煮饭? 痴人说梦!!! 裂变的发现,打开原子能利用大门, 原子(核)家喻户晓,原子笔???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弹 哈恩,史特拉斯曼 :中子轰击铀,发现有中间质量的元 素产生。
梅特纳,弗里希:提出铀原子核分裂成两半的产物,解 释哈恩,史特拉斯曼的实验,重核裂变。
42年,费米,利用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发 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这就是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45年,奥本海默领导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制成快中子链 式反应爆炸装置---原子弹;1公斤铀在日本广岛上空分裂, 10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 52年,泰勒领导,实现轻元素的热核爆炸,氢弹成功
北大课程教育资料
原子弹原理 铀,235 92
U
钚
239 94
Pu
自持裂变平均中子数?
反应式?
每次裂变放能?
1公斤铀或钚完全裂变,放能 ???TNT
天然铀
235 92
U
0.72%,
238 92
U 99.27%
热中子裂变
快中子(>1MeV) 裂变
下一篇:起吊作业安全培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