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Oct.,2005
Vol.27No.5
国民经济管理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晓嘉1,刘 鹏2
(1.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1;2.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072)
[摘 要]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5)05-0025-04
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Growthandrowth:anEmpiricalLIXiao-jia1,(1.SchoolofPublicManagement,&,Beijing100081;
2.Centrefor,,Beijing100072,China)
Abstract:EconomicgrowthisItisgenerallybelievedthateconomicgrowthspursemploymentgrowthwhereasHowever,statisticsinChinashowanobviousinconsistencybetweenthetwo.Throughthispaperanalysesthecauseoftheinconsistencyandproposessomesuggestions.
KeyWords:growth;employmentgrowth;employmentelasticity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致性。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互动的和正相关的。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一)根据索洛模型分析
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t=Atf(Lt,Kt),式中,Yt、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根
据生产函数,可进一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解
GL+βGK,式中,式,即著名的索洛模型:GY=GA+α
GY为产出的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GL
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为参数,
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索洛增长模型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按照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致性,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经济衰退与失业伴生的经济事实就反证了这一结论。另外,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还表明,技术进步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及劳动与资本的产出弹性均与就业增长率负相关,因为节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
[收稿日期]2005-08-15
[作者简介]李晓嘉(1978-),女,辽宁沈阳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财政与税收;
刘 鹏(1976-),男,山东潍坊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
25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性。
(二)根据奥肯定律来分析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ArthOkun)
表1 1978~2003年我国的就业弹性
年 份GDP(亿元)GY(%)L()
19783624.111.74015219794038.27.641024
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4517.84862.45294.75934.57171.08964.410202.211962.514928.316909.218547.921617.826638.1634.44581674462.678345.282067.589468.197314.8105172.3117251.9
7.85.29.110.915.213.58.811.611.34.19.53.89.214.2659.68.87.87.18.07.58.39.39.7
42361437254529546436481974987351258527835433455329-6474965680656895069820706377139472085730257374074432-GL(%)
E
-2.173.263.223.592.523.793.482.782.982.941.833.017.031.151.010.990.970.901.301.261.171.070.971.300.980.941.07
-0.2860.4180.6190.3950.2310.2490.2580.3160.2560.2600.4470.3394.4800.1250.0710.0730.0770.0860.1350.1430.1500.1500.1210.1740.1180.1010.117
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测算出一条关于实际GNP增
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若一年实际GNP增长率超过潜在GNP增长率的2.5%,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人们把这一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其公式为:g=(Y-Y1)/Y=a(u-u1)。其中,g是事实上的失业率给该国GNP造成损失的百分比;Y为潜在的GNP,Y1为事实上的GNP;a为每1%的失业率给该国GNP造成损失的百分比;u为实际失业率,u1为自然失业率。该公式可以进一步变形为:u=[(Y-Y1)/aY-u1]。由于a和u1一般是常数,失业率就由潜在GNP和实际GNP的差额(Y-Y1)来决定,从而得出结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经济增长了,就业才有可能增长。世界各国,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进程都二、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式来表示:L=f=ay。
式中:L为劳动力,y为产出水平,a为常数,b为GDP的就业弹性系数。如果对公式两端分别求导数,则可以得到一个就业增长率公式:
L′=by′式中:L′为就业增长率, …… 此处隐藏:48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166个心理学效应 免费
下一篇: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