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2025-02-26
时间:2025-02-26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为苏联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新经济政策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创新意义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后世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为苏联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本文拟从列宁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影响来说明,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有小农生产占主要地位的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一、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在面临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联合绞杀的危机,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危机,克服困难,从而巩固新生的政权,另一方面也是列宁为寻求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而作的尝试。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它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在此种情况下,新经济政策应运而生。
新经济政策是指1921年到1928底期间俄共(布)实行的经济政策的总称。是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对俄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以及列宁早期的市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和对战时共产主义经验的总结中发展形成起来的。
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农业政策上实行粮食税,允许农民在交纳规定数量的实物税后,自己处置自己手中的余粮,开放自由市场,允许自由贸易;第二,实行租让制,搞对外开放。把一部分国营的工矿企业、一部分土地森林等资源出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和开发,搞合资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第三,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扩大地方流转,把发展商业视为搞活经济的中心环节;第四,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形式,包括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租让经济、租赁经济、合资经济、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不仅仅表现为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的政策上的退却,而且其深刻的涵义是在非西方的不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以迅速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稳步前进这种貌似“退却”实质上是“前进”的新经济政策,正是当时一苏俄国情和所处时代唯一可以采用的正确可行的思路。
不过,由于列宁新经济政策制定出台时间过短、思想不成熟,这一内在原因;以及新经济政策是一个在实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政策,它的系统化和成熟还需要时间,然而20年代中后期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骤然紧张,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这一外在原因;还有,联共(布)全党特别是斯大林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经济政策很快被终止。
但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毕竟为苏联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适合当时时代发展的的,并且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源头上看,它们都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列宁新经济政策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是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而来的。在毛泽东看来,“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适用于苏联,而且还适用于中国。在他看来,中国也将有一个自己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由此,也就形成了毛泽东自己的“新经济政策思想”。
毛泽东认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内,不仅将有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而且还将容许某些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应当利用社会主义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和小私有经济来大规模地发展我国的生产事业;不仅要利用本国的资本主义,同时还要“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毛泽东强调,集体化的时机并非过渡时期开始之时,而只是在经过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之后,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计划经济、并且在对农民的教育奏效的条件下,才能到来。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时机到来之前,尽管己经进入了过渡时期,却还不能实行农业集体化,而只能容许农民个体经济的继续存在:由 …… 此处隐藏:33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小学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
下一篇:电气设备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