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解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导学案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3.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编写: 课型:引导探究课 学生: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感受和经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2、培养学生探索、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3、领会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会从时间、路程上找等量关系。 学习重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转化。
学习内容:P94 例2
一、自主学习:
1、抓住行程问题的有关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 时间=
2、注意“同时”、“同地”、“相向”、“同向”关键字的含义。注意单位的统一。
3、行程问题一般从时间、路程找等量关系。
4.相遇问题或追及问题中所走路程的关系?
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总路程
追及问题: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
或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 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填空:
顺流速度= ; 逆流速度:
等量关系:顺流速度 顺流时间 逆流速度 逆流时间 解:
小结:上面实际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时用了哪些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二、变式训练
1、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行驶需要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
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航速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三、问题交流:(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四、展示提升:(把自己或者组内的发现展示到黑板上)
五、当堂检测 (课外作业:《巴蜀一号》P63—65)
1. 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列车从A地开往B地,速度是60千米∕时,乙列车从B地开往A地,速度是90千米∕时,两车相遇的地方里A地有多远?
2..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慢车先开出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开几小时与快车相遇?
3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一号队员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和。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多长时间?
4、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进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