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2.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爱,背诵中积累语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母爱。
5.感受合作学习互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体会母爱。
3.感受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快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唱激情引入。
1.同学们,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家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妈妈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妈妈总是在我们需要帮助和爱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妈妈的爱》。
3.师板书课题《妈妈的爱》学生饱满激情地读课题《妈妈的爱》)
二、组织初读,读准字音。
1.听课文朗读,生注意字的读音
2.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3.课件出示词语,生自主识字
4.再次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全诗,理解母爱
(一)、品读学习第一节;
1.自由品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主要讲什么内容。
2.想: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3.观看课件,指导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4.引导生想一想:妈妈给“我”扇扇子容易吗?
5.再次看课件,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朗读学习第二、第三节
1.选择你喜欢一小节,分组学习。
2.汇报学习情况。
3.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同学们读的真棒,真有感情。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吗?
(三)品读学习第四、五节
1.指名分别读第四第五节。
2.看课件,想想两节分别讲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生汇报
4.老师小结:妈妈对我们的教导,是妈妈爱的一种表现,作为孩子应该听从妈妈的教导
5.指导朗读
四、读中感语母爱
1.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我们的妈妈平日里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爱。我们应该怎么报答我们的妈妈呢?
五、创作中赞美母爱
1.出示课件 课文把妈妈的爱都比作了什么?你还能说个句子吗?
2.“我”在生活中发现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件件小事,写出妈妈对“我”无私的爱,你们在生活中发现妈妈对你的爱吗?请以小组合作,创作诗歌《妈妈的爱》。
六、让我也来帮帮她。
七、母亲节那一天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
八、总结全文
妈妈的爱不只体现在对我们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还体现在对我们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让我们读懂这份爱,珍惜这份爱。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2.把你对妈妈的爱写成一首小诗,回家读给妈妈听。
十、在歌曲《我的好妈妈》这首歌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清凉的风
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
滴落的泪 责备的目光 亲切的教诲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以“妈妈”为主题的一首诗歌,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结合生活事例激发自己对妈妈的爱。重点难点为: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融入生活中细节中的妈妈的爱。
在学习第二课时时,我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体现:
1、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听录音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朗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促学生积极地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爱。
2、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出问题:“诗中,小朋友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拿起笔,在诗中画出答案,接着读一读,并告诉学生,用笔画出答案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3、生字教学较扎实,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生字。如:小老师教读、检查员检查读、举字卡等形式,积极有效。
4、扩展问题:“妈妈的爱还会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动脑,说出了很多生动的答案,如:“妈妈的爱是一本书”、“妈妈的爱是遮凉的树”、“妈妈的爱是温暖的阳光”、“妈妈的爱是一团火”、“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厚厚的棉被”、“妈妈的爱是挡寒的围巾”、“妈妈的爱是唤我的声音”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同时又与三八妇女节相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昨天是妇女节,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为自己的妈妈庆祝节日的,学生纷纷举手,动情地说出了为妈妈做的事情:洗脚、做饭、买花、送贺卡 恰到好处地将“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主题渗透进去。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开始提出“诗中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后,没有给学生以探 …… 此处隐藏:27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论泉州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