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附答案】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新余四中2019届高考年级全真模拟
文科综合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140分)
冻土有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之分。读我国某省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乙在等值线上,则乙的深度数值最可能是( ) A. 180 cm B.200 cm C.220 cm D.160 cm 2.下列关于冻土对甲处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化学风化强,风化壳厚
B .地面反射率增大,干旱严重
C .植物根系生长慢,土壤贫瘠
D .地表水不易下渗,沼泽广布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可以看出,该省季节性冻土发育呈点状分布
B .最大冻结深度自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部总体为加厚
C .该省的季节性冻土深度最厚处达3.5 m
D .该省全部都是季节性冻土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图2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 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5.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
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6.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
280
260240240280260
220
200
180220
200
240
200冻土等深线(cm )
呼玛嫩江
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绥化
哈尔滨
牡丹江
甲乙
220240
9.38≦M ﹤16.34
16.34 ≦M ≦30.27
30.27 ﹤M
辽宁、四川、新疆
山东、河北、山西
广东、浙江、福建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图3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完成7~9题。
甲
丙
乙800
700
600
500
4003002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河床宽度(米)河床海拔(米)
7.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8.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
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9.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结冰期长短由长到短
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信息反映出( )
A .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 900 m 左右最低
B .2 600 m 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 .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 .草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11.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坡向
12.下图中D 为需求曲线,S 为供给曲线,D2、S2分别为变动后的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符合图示变化趋势的是( )
①“非洲猪瘟”导致哈尔滨猪肉产量大幅减少引发猪肉价格上扬
②2019年元旦期间海鲜消费火爆,商家加大海鲜类投放,海鲜价格上涨
③中国对产于美国的进口大豆加征关税,进口大豆的需求及美国豆农种植积极性
受到影物种丰富度(种)2000 2300 2600 2900 3200 3500 3800海拔(米)
木本草本
45
4035
30
25
20
15
105
响
④国家倡导绿色理念,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幅增加,各大汽车企业随之扩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西安某研究所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科创星孵化器”,构建了“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了“人才聚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化发展—反哺科研”的良性价值链,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这启示科研机构创新科研模式要()
①放宽市场准入,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②加快成果转化,打通从研发到市场的通道
③服务企业,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④参与竞争,转变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增加的生产效率。它有三个要求: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下属于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是()
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②实 …… 此处隐藏:1036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金匮要略模拟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