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一直想写点什么,来表达下自己对伟人的敬仰,可是往往要落笔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说些什么……作为伟人的同乡,目前为止没有做过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甚感遗憾和惭愧
利用周末和宿有去了趟伟人纪念馆,此前,都说自己是没有时间去瞻仰,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匆匆忙忙,却从未想过去仔细瞻仰伟人曾经的风采,想想真是惭愧,从家到纪念馆路程比起外地还是算近的。
很快我们到总理铜像广场,铜像创作取材于总理六十岁前后与群众亲切交谈的瞬间动态,面带微笑,双手叉腰,神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铜像高4.2米,基座高3.6米,总高度7.8米,寓意总理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基座上江泽民题写的"总理同志"5个镏金大字在春日的暖阳下闪闪发光。我们纷纷在总理铜像前留影,似乎都想把总理私藏,都想随时仰视。
过了铜像广场向北,就是“西花厅”,我们拾级而上。这是一座雕梁花栋的仿古建筑,青砖灰瓦红柱。西花厅原是清朝皇帝及摄政王住过的西花园,解放后,总理先入住中南海丰泽园,后来他将毛主席迎入丰泽园,自己则住到比较简朴的西花园。因为西花园中有一处建筑叫“西花厅”,以后人们便把西花园叫“西花厅”,这一住就是26年。在总理诞辰100周年前,淮安人民兴建了这个“西花厅”,再现总理当年会见外宾的真实场所,以及总理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议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总理卧室。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观看到总理生前使用过的办公桌、地毯、窗帘、国画、沙发、挂屏、乒乓球台和卧具等。其中,唯一的高档家具沙发,还是总理生病以后,毛泽东派人将自己用的送给他用,因为毛泽东的身高比总理高10多公分,所以还在下面加了脚凳。睹物思人,让我想象一代伟人总理26年来,就在这里,就在这简陋的“西花厅”为国家与人民,思想飞扬处留下多少脚步。运筹帷幄,海棠花香里浸染了多少血汗。
展厅展览的伟人遗物和信件及照片等物,展示了伟人从孩提时代一直到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包括伟人孩提时的娱乐玩具、后来的工作工具、穿过的衣物、一直到生病时躺在病床上的使用器具等。一直到总理病重的时候都没有抛下自己的工
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作。真正实现了伟人自己的诺言:“对于中国革命,我就只有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伟人的一生历经艰辛,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的危险、曲折的经历,生命的安全还时时受到威胁,看到一封国民党恐怖分子写给伟人的恐吓信和子弹,我在想:如果我们现在的任何一人,在处于那种环境下,还能够处之泰然?
伟人是高大的,同时伟人也是和蔼的,看到伟人对普通人民的细心关怀及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照顾,让人想到,这就是一个慈祥的家长在照顾自己的子女。伟人能记住很细小的事情,却记不住该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伟人走了,但是、伟人的风采却永远留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就像一位国际历史名人的评价:“世界上任何重大的决策、都离不开中国和总理”。
归来之际天已向晚,一路,身在车上,心却留在了总理故地。随思绪飘零,突然觉得以前对总理的认识其实很肤浅,总以为其原因在于,我与总理生于异世。可是,此行的所闻所见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认识。我更加想念总理,更加努力地去对总理进行新的内心确信。翻开历史,翻开往昔,“大无大有”这样一个词语悠然入心。总理的大德,再造了党,再党了共和国,他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勇糅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来,爱民之官民恒爱之。诸葛亮治蜀二十七年,而武侯祠香火不断一千五百年。陈毅游武侯祠道:“孔明反胜昭烈(刘备)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遗爱愈厚,念之愈切。一个伟人再造了国家,复兴了民族,润泽了百姓,后人怎能轻易地淡忘了他呢?周总理无论在自身修养和治国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诸葛亮。诸葛亮教子很严,他那篇有名的《诫子书》,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勤俭持家,上书后主说,自己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供给一家人的生活,馀再无积蓄。这些故事常为史家、平民称不绝口。总理若何?他没有子祠,当然也没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没有遗产,留给家属的只是几件补丁衣服聊作纪念;他没有祠堂,没有坟墓,连骨灰都不知散落何处。他不立言,无以《出师表》以传世。他越是如此一无所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逝世三十三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而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时空的。所以总理其实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这些一直在他的护佑之下的子民应该做的
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只有切切地纪念和默默地努力。
通过这次瞻仰总理故居,回来后仔细思考后,我认为现在大学生应该学习周总理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
一、积极进取精神。
总理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总理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总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寻找真理东奔西走,为寻求解放北上南下,南昌举旗,西安周旋,重庆舌剑 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发扬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我院的各项工作。
二、刻苦好学精神。
总理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总理自幼酷爱读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其次,是善学。总理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总理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总理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总理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总理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精神对大学生有巨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游周总理故居心得体会
三、甘当公仆精神。
总理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我们作为大学生如能像总理那样,我们的国家一会兴旺发达。
以上为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当或遗漏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以便精益求精,趋于完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