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2018-2019学年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
文科综合测试试题历史
1.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今山东省曲阜),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下列从鲁姓起源中获得的信息最为准确是
A. 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
B. 诸侯争战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C. 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D. 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宗法制的兴衰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这破坏了周礼,不能说明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故A错误;材料“鲁国……战国时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反映了诸侯争战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西周的分封制之前已经存在姓氏,故C错误;鲁姓的起源反映了鲁国被楚国所灭的背景,并不能体现宗法制的兴衰,故D错误。故选B。
2.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
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
B. 制定了严格考核官员的标准
C. 通过加强考核实现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
D. 选官考核存在严格等级秩序
【答案】A
【解析】材料“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反映了唐朝对官员考核评定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升降赏罚,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考核官员的标准的问题,故B错误;加强官员的考核并不是唐王朝长治久安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材料不仅仅限于官员考核的等级,还涉及相应的升降赏罚,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上以上,每进一等……中中,守本禄;
中下以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员考核评定等级与升降赏罚联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 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答案】B
【解析】宋代的宗族制度具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等特征,同时高级官僚也推进宗族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稳定地方宗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B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故A错误;宗族文化不等于世俗文化,故C错误;宋代的宗族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族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出发,联系国家权力与地方宗族制度的相似作用,即可推理出正确答案。
4. 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农村部分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B. 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农村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
D. 农村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C
【解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手工业领域,不是农业领域,故A错误;大量的雇农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故B错误;雇农有长工、短工、月工、日工,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故C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D错误。故选C。
5.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
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
A. 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 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
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由抑制变为鼓励,这与自然经济瓦解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A错误;19世纪末清政府鼓励实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抵制列强侵略,故B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不是19世纪末,故C错误;19世纪末清政府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加深迫使清政府改变经济政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迫使清政府改变经济政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6.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记载“沈阳事件发生两年以后,人们已看清,当满洲危机可能给列强一个良好时机来巩固战后国际体系时,他们没有把握时机。”这反映出当时
A. 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认可
B. 西方列强不愿 …… 此处隐藏:71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