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9 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们知道吗?
二、设情景,识字学韵文
1.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老师这里也有四个节日的画面,你能猜出来吗?(多媒体出示)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击出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并认读这四个词语。
2.春节到了,过新年啦!小朋友最高兴了,你们会在新年里干些什么?
瞧,图上的人们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饺子
过年除了吃饺子亲朋好友还要相互拜访,祝贺新年,这叫什么?出示:拜年
3.指导朗读“春节”等三个词语。
4.春节过后不久,就是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去扫墓,悼念已去世的亲人,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认读识记)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人们喜欢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5.指导感情朗读“清明”等三个词语。
6.小朋友,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连在一起读。就更好听了,指导读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三、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识字1
(春节、清明)
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 、踏青 )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
二、创设情景,指导学文识字。
多媒体出示:“赛龙舟”图。
1.小朋友看,河面上真热闹啊!这些叔叔在干什么呀?出示:龙舟 (认读识记)
2.这天可真热闹,叔叔们赛龙舟,岸上更是人山人海,人们回家还要吃粽子呢。
出示:粽子
3.这一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出示:端午节 (认读识记)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指导认读:端午 粽子 龙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多媒体出示“中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 (出示:中秋、团圆、月饼)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的月亮真圆真亮,
全家人围聚在一起喜气洋洋的赏月,吃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5.这些词,连在一起就像一首美美的小诗,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
读。)
三、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端午、中秋)
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中秋节呢?
(团圆 、月饼 )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端 团 圆 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
2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精彩片段1
师:鞭炮声声响起来了,喧天的锣鼓响起来了,我是你们的妈妈,你怎么给我拜年?
生:祝妈妈万事如意,新年快乐。
师:现在,我是一位老奶奶,你怎么给我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