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基本原理(物质交换、侦查认识论)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犯罪侦查学基本原理毛立新 maolixin@http://
犯罪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一、物质交换(转移 转移原理 物质交换 转移)转移原理 转移 物质交换(转移 原理, 转移)原理 物质交换 转移 原理,也称为洛卡德原 理(Locard Exchange Principle),是由法国著 , 名侦查学家、法庭科学家Edmond Locard 名侦查学家、法庭科学家 年提出的。 (1877——1966)于1910年提出的。 ) 年提出的 基本内容: 凡两个物体接触 凡两个物体接触, 基本内容:“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 生物质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 生物质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 会留下一些东西。 会留下一些东西。”
物质交换原理物质交换原理认为: 物质交换原理认为:犯罪过程实际上是 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 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 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 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犯罪案件 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 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犯罪必然会产生物证。 犯罪必然会产生物证。犯罪现场勘查中如 果没有发现作案人留下的痕迹物证, 果没有发现作案人留下的痕迹物证,只能说明 没有发现痕迹物证, 没有发现痕迹物证,而不能说现场没有痕迹物 证。
“他站过的所有角落,他碰过的所有器物, 他留下的所有东西,即使他毫无无意识,也会留 下一个对抗他的沉默证人。不仅仅是他的指纹和 脚印,他的头发、他衣服上的纤维,他碰碎的玻 璃,他留下的工具,他刮去的涂料,他留下或采 集的血液或精液。这些种种或者更多,都支撑着 对抗他的沉默见证。这些证据不会被忘记,不会 被某一时刻刺激而变得浑浊,它不会因为人证而 消失。它是事实存在的证据。物理性证据是不会 有差错的,它不会做伪证,它不会完全消失。只 有对其寻找、学习和理解的人为错误,才会减损 它的价值。” ——Professor Edmond Locard
物质交换的表现形式(一)痕迹性物质交换。 痕迹性物质交换。 即人体与物体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的交换。 表面形态的交换 即人体与物体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的交换。例 如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 如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作案工具痕迹以及因搏 斗造成的咬痕、抓痕等。 斗造成的咬痕、抓痕等。 实物性物质交换, (二)实物性物质交换,又可分为有形物体的物质 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 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 前者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 宏观物
体的互换。 微观物体的互换和 前者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和宏观物体的互换。微观 物体的互换指在犯罪过程中出现的微粒脱落、微粒粘走, 物体的互换指在犯罪过程中出现的微粒脱落、微粒粘走, 如纤维、生物细胞的转移。 如纤维、生物细胞的转移。宏观物体的互换指作案人遗 留物品于现场或者从现场带走物品等。 留物品于现场或者从现场带走物品等。 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 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如有毒气体与无毒 气体的互换、刺激性气味的遗留等。 气体的互换、刺激性气味的遗留等。
物质交换原理的意义物质转移原理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物质转移原理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体现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 物质不灭、 能量转化、 它体现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物质不灭、信息 传递等规律 等规律。 传递等规律。物质转移现象是进行现场勘查的 基础,是采痕取证的基础, 基础,是采痕取证的基础,是制定侦查对策的 根据。因此, 根据。因此,犯罪的物质转移原理对侦查实践 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指引侦查人员寻找痕迹物证 二、充分认识保护现场的重要性 提高侦查效率, 三、提高侦查效率,及时收集证据 重视物证, 四、重视物证,用物证核查口供
物质交换原理的局限性物质交换原理的局限性: 物质交换原理的局限性: 1、物质转移原理是专门针对物质性信 、物质转移原理是专门针对物质性信 物证、实物证据)而言的, 息(物证、实物证据)而言的,不适用于 意识性信息(人证、言词证据),适用范 意识性信息(人证、言词证据),适用范 ), 围受限。 围受限。 2、计算机之间及虚拟网络空间的电子 、 数据交换也会留下“电子痕迹 电子痕迹”, 数据交换也会留下 电子痕迹 ,但不宜通 过传统的物质转移原理加以解释。 过传统的物质转移原理加以解释。
发展—信息交换(转移)原理它以传统物质转移原理为基础的理论, 它以传统物质转移原理为基础的理论,更 加强调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不可避免。 加强调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不可避免。从信 息论的角度上提出:犯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 息论的角度上提出:犯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 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 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作案人在实施犯罪的过 程中必然会同被害人、 程中必然会同被害人、犯罪现场与犯罪环境之 间发生信息转移甚至互换。 间发生信息转移甚至互换。 该原理表明, 该原理表明,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现象是 广泛存在的,它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 广泛存在的,它是犯罪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