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第 5卷第 1期 2 01 4年 1月
黑龙江科学HE I L ONG J I ANG S C I E NCE
Vo 1 . 5 No l
J a n u a ̄2 01 4
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杨忠君(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 1 6 1 0 0 5 )摘要:经过近 3 0年的引进和消化,数控机床在当下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精密部件和设备生产中,数控机床的价值更是无可替代,但是数控机床依然存在着可靠性不高的实际问题,应该对数控机床制造和使用过程予以高度重视。本研究简述了数控机床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控机床的运用和生产现状展开了描述,分析了影响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基本原因和结构要素,提出了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数控机床;可靠性;数控系统:伺服系统;车床本体中图分类号:T G 6 5 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8 6 4 6 ( 2 0 1 4) O 1一 O 1 6 4— 0 1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数控机床从 2 0世纪 8 0年代进入到我国以来,已经成为一
项主流的机械生产设备,特别是数控机床具备的精度、效率、适用性等优势,使得数控机床在各种工作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应该在清晰了解数控机床优势的基础上,了解数控机床的现状,展开对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深入研讨,形成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基本方法,真正实现数控机床的可靠运行,发挥出数控机床在技术、生产上的综合优势。
3 . 3数控机床本体对可靠性的影响滚珠丝杆、滚动导轨、转塔刀架、机械手是数控机床的本体
部分,当前的实际是数控机床本体的制造和加工落后于其他部分,导致数控机床本体出现可靠性的降低,不但会形成对数控机床稳定和安全的制约,更会造成数控机床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的影响 3]。
1 数控机床的优势数控机床是数字化和自控化时代的代表,是机械生产和制造行业的革命性进步,作为新一代的机床产品,数控机床具有以 下几种优势 .第一,加工精度高。通过
自动化控制,数控机床可以 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进而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第二,加工范围广。数控机床可以通过刀具和程序的变更达到对各种加工工件的适应,大大扩展了数控机床适应范围。第三,生产
4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方法可靠性试验是取得可靠性数据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基础。近 3 0年来,可靠性试验方法取得很大发展『 。对于数控车床而言,主要考虑试验场所和试验样本两方面。按试验场所,可靠性试验分为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两
种。实验室试验主要为去除机床的早期故障。数控机床由于结构复杂,使用条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故选用现场试验方法能够采集到真实的可靠性情况。在现场试验中数据可靠性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 l。事先必须制订完善的采集计划,事后应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排除不合理因素。可靠性试验按样本大小可以分成全数试验和抽样试验两类。对于数控机床这种批量产品不可能 进行全数试验,一般采用抽样定时截尾或截尾定数的试验方法。 为了能使采集到的数据有效、真实地反映机床的工作状态,需要
效率高。通过数字编程后,数控机床可以自动化生产,这会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并会使加工自动化,进而形成对生产效
率的大幅度提升。正是因为数控机床的上述优势和特点,使得数控机床在短短 3 0年内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机械和设备生产和制造的主力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数控机床在我国大部分制造和加工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着数控机床的优势,形成了对数控机床应用的热潮。 但是要清晰地看到数控机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当前数控机床在代际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数控机床封闭化、自动化加工、节能化生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此外,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已经能够达到 6个标准差
事先针对机床本身特点和使
用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故障模式表,并对每一台受试机床进行跟踪,填写规范的故障分析报告。最终能建立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数据库。5 结语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广大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为数控机床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应该抓住数控
的工艺水平,而我国数控机床还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等问题。在国外多轴、多维度、人机界面优化的数控机床已经十分普遍,而我国的数控机床还只限于对简单加工的强化,难于形成高可靠性和普适性,以实现对社会和生产需要的满足 I 2】。
机床市场迅速扩大的优势,从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出发,切实提升数控机床的制造质量和运行能力,进而实现对数控机床制造事业发展的支撑,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行业进步做出努力。
3 影响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因素 3 1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对可靠性的影响数控机床一般具有开放体系的结构,这使得数控机床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并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大大发展。新一代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了数控系统在控
参考文献:f 1]张宏斌,贾忐新,郗安民.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的模糊决策法[ J]制造技术 j机床,∞0 9, ( 0 2 …… 此处隐藏:5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