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时脱模斜度的处理

时间:2025-05-01

结构设计时脱模斜度的处理

由于塑件成型时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使其紧箍在凸模或成型芯上,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因脱模力过大而拉坏塑件或其表面受损,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内,外表面都应具有合理的斜度。

脱模斜度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产品精度、成型的塑胶材料、零件尺寸:

1、制件精度要求越高,脱模斜度应越小;

2、尺寸大的制件,应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3、制件的形状复杂不易脱模的,应选用较小的斜度;

4、制件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制件壁厚大,斜度也应加大;

7、斜度的方向:内孔以小端为准,满足图样尺寸要求,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得;外形则以大端为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可不受制件公差带的限制,高精度塑料制件脱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斜度越小,对抛光要求就越高。若小端尺寸不变,脱模斜度越大,大端胶位越厚,太厚的胶位容易引起产品表面缩水。在允许的范围内,当然是斜度越大越利于脱模,对模具的加工和后期的保养都有好处。

斜度的具体大小简单说可以参照如下:

1、光面零件斜度一般不小于0.5度;

2、麻纱面,皮纹面,根据表面的粗糙程度和皮纹深浅,斜度一般1.5~3.5度;

3、透明件,斜度不小于2度;

3、大型零件,比如双桶洗衣机,斜度需要根据零件的允许最厚和最薄尺寸确定。我们以前设计洗衣机,此情况斜度根据计算,放0.15~0.2度,就是依此为依据;

另外,在绝大部分的产品设计中,拔模角就直接决定了分形线的位置。那些合模线等外观缺陷是不能容忍到产品做出或是模具厂定出分型面后才发现的。ID设计在某一方面来说是与生产上有些脱节的,中间的过程沟通需要结构工程师多去把握。有不少结构工程师设计结构时都不放斜度,认为该由模具厂放,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只有结构设计工程师最清楚零件的装配关系,而且数据经过转换后,他人去放斜度也增加不少困难。

外观建模以及结构设计时,可以参考以下准则,欢迎同仁朋友补充:

1、在项目开发中,当工程师进行外观建模,也就是设计骨架零件时,就应该预先规划好各零件的拆分和各零件的开模方向,并在建模时考虑到脱模斜度的设计,直纹面可以使用拔模实现,曲面必须在构建曲线的时候就预留出角度;

2、设计零件结构的时候就必须确定好开模方向和分型面;

3、设计零件结构放拔模斜度时需要兼顾配合;

4、其他细节,比如与配合无紧密关联的地方,拔模斜度可以由模具厂来定(当然要有个上下限);

结构设计时脱模斜度的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