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河生态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文章编号:1009 6825(2007)26 0071 02
灞河生态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晓玲 马冬梅
摘 要:结合西安旅游重人文轻自然的特点挖掘分析了灞河生态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提出了借助丰富的表演来进行文化的创新,设计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体验式旅游,探讨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基础上的和谐开发利用,以期创造西安东部旅游的品牌效应。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TU 8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热点城市。地处关中平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 三辅盛地 之称誉。
西安成熟的旅游产品很多,尤其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特色突出,但自然风光型旅游产品较少,形成了 跛脚走路 ,难于平衡发展。而且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多为陵墓型、博物馆型,缺乏差异性,如何能在西安现有的旅游发展基础上,利用西安市良好的人文旅游发展优势,开发好市内东大门,使其不仅可以丰富游客在市内的旅游活动,还可以延长游客在西安市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基于西安市的此种旅游发展现状,在规划中不仅要深刻挖掘灞河生态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寻求依托良好生态条件基础上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方法,以期创造西安旅游的品牌。
灞河生态区
作为西安市的东部门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古都西
灞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
祥地之一,是 八水绕长安 盛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景观丰富,
1.2 灞河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性分析
目前西安市通过整合资源,正在创建六大旅游板块:古都旅游板块;临潼旅游板块;秦岭北麓旅游板块;曲江旅游板块;周沣镐城、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四大遗址旅游板块;及
灞
河生态区所在的泾渭灞水游憩板块(建西安 水城 、现 灞柳风雪 ,以广运潭为重点,建设灞河城市段、灞渭河三角洲、灞交汇区等水面,逐步恢复泾、渭、灞湿地生态系统和 泾渭分明 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以水为主题的西安 水城 。以隋唐灞桥桥基的发现、保护为契机,再现 灞柳风雪 的历史景观)。
灞河生态区地处关中平原,除具有突出的生态景观特征
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西安市六大旅游板块之一,在整个关中平原乃至陕西省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加之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交通便捷,环境良好,作为城市近郊旅游区,是西安大都市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条件成为西安都市一日旅游圈的重要环节、西安东部旅游集散基地和西安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区。
2 灞河生态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
从游客的角度,外出旅游就是要感受另外一种生活。对于历
2.1 借助丰富的表演进行文化的创新
史文化旅游区,游客一般只能 袖手旁观 ,站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下或历史先贤的塑像下去追忆历史,抚古恤今,唏嘘感叹。虽也能了解不少历史,但总觉得历史和自己很遥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意犹未尽。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历史是流动的音乐和动态的美,只是缺乏一种有效的表现。表演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是使 死寂 的历史变得 鲜活 的有效手段。众所熟知的深圳华侨城景区的世界歌舞表演、民俗表演、军事主题表演等都是 活化 、 创新 历史的有益尝试,在
灞河生态区旅游规划中通过各
种表演形式将历史故事再现。将安西王府遗址公园、米家崖遗址公园、半坡博物馆、梆子井遗址公园、灞桥遗址展示区和灞州送别文化公园等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串联起来,通过相应景点附近博物馆、展览馆的设置,使游客有机会瞻仰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遗迹;追溯上古时代的历史并借助生动的表演将其再现,倾听 肉夹馍 、 幻方 、 刘秀避难 等一些趣闻和传说,欣赏情景表演项目。使游客在游览自然景观的同时,可以气定神闲地来了解历史,体味历史,给那些喜好人文历史的游客的旅游注入丰富的色彩和带来乐趣。
1 西安1.1
灞河生态区旅游资源概述
灞河生态区旅游资源的现状
灞河生态区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区域独特性,价值品质较高,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同类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内及毗邻区域拥有历史跨度大、不同时期、较高等级的历史遗存、遗迹和遗物,以及丰富的人文活动和事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较强的吸引力,加之区域位于市区东部,居守西安东大门的重要位置,向南与西安旅游热点曲江景区、杜陵景区相连,向东与西安核心旅游景区临潼秦陵、骊山华清池风景区、华山风景区这些知名景区相通,其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由于历史原因,
灞河规划区的大多数旅游资源还处于未完
全开发或原始状态。区域内许多旅游资源,由于环境变化,历史上人为破坏,自然景观已受到极大影响或不复存在,如 灞柳风雪 。区域内许多文物古迹资源,由于地面赋存实物较少,加之对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所以规划区域内除少量资源已加以开发利用外,大多还处于未完全开发或原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