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宾客。”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
A. 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
B. 秉持稳定社会秩序的宗旨
C. 强调生活良俗的教育
D. 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
【答案】B
【解析】材料“亲宗族兄弟……亲四方宾客”反映了西周的礼仪制度和谐宗亲关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强调生活良俗,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亲宗族兄弟……亲四方宾客”,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仪制度和谐宗亲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根据文献记载,安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由此可知
A. 地方势力遭到削弱
B. 地方管理实行双轨制
C. 莽新政权废除分封
D. 汉武帝开始推行新政
【答案】A
【解析】材料“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反映了地方王国势力逐渐削弱至消亡,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地方管理实行双轨制,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王莽新政权废除分封,故C错误;汉武帝推行新政的目的是削弱地方王国势力,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武帝……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
代,王莽时绝”,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推恩令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地方王国势力逐渐削弱”的答案。
3.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反映出
A. 农耕经济的普遍性
B. 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文明发展的开放性
D. 唐代“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
【答案】C
【解析】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的菠菜等传入唐朝,说明唐代文明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普遍性,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B错误;“西学东渐”趋势出现于明代后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的菠菜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文明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段文字可用来作为
A. 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 研究明代市镇经济发展的一手资料
C. 考察明代传统农耕经济结构变化的有力证据
D. 观察明代文学发展特点走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答案】D
【解析】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属于文学作品,故不能作为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故A错误;该文学作品也不是研究明代市镇经济发展的一手资料,故B错误;材料信息也不能体现明代传统农耕经济结构变化,故C错误;由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可以观察明代文学发展特点走向,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的性质,注意区分文学作品与史料的不同点,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认识:由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可以观察明代文学发展特点走向。
5.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反映了
A. 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
B. 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
C.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
D. 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
【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定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这体现了小农意识,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说明小农意识遭遇商品经济潮流的冲击,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方面,不能说明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方重商观念的影响,故B错误;太平天国设立各种商店,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故选D。
6.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在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
A. 经济发展受外部环境制约
B. 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C. 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
D. 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设备、技术、人才、市场条件,说明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故B正确;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仅受外部环境制约,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 …… 此处隐藏:57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深基坑实施安全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