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
时间:2025-04-09
时间:2025-04-09
22:35
§6-1 概述1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概念 建筑分类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类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指除了交通建筑和储库以外的公共建筑 地下公共建筑
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
防护(心理不适应)、节约能源(投资高)人工环境(缺少阳光)、节省用地(结构复杂)
22:35
§6-1 概述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种类 商业服务公共设施
地下商场、地下餐厅、地下旅社 地下办公设施
人防指挥所、办公室 地下文化设施
地下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 地下娱乐设施
影剧院、歌舞厅、俱乐部、活动中心 地下体育设施
体育馆、游泳池、训练基地22:35
§6-1 概述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种类 地下科教设施
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勘测设计单位 地下医疗卫生设施
医院、检验中心、急救中心 地下文物古迹公共设施
古建筑、古墓葬 地下其他公共设施
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场所
22:35
§6-1 概述3 与地面公共设施的比较 设施周围介质不同
自然气候的影响、考虑建筑构造 防灾减灾性能不同
地震和战争 技术条件差别大
营造地面的环境 对生态的影响
景观作用、生态环境的营造 生活与工作的环境不同
22:35
§6-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规划1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的原则 与地面协调、对应、互补原则
功能和规模上与地面对应,考虑功能上的互补 大规模的地下公共设施体现多功能、多空间的丰富组合
商业、娱乐业、文化体育、餐饮业、广场休憩
建筑设计上多空间层次 从城市全局出发,促进公共设施系统的优化
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公共设施进行补强 与城市交通及规划特点相结合
以商养人、以人养商的原则 要充分考虑防灾要求6
22:35
§6-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规划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在地下空间中的适应程度 有利因素 封闭空间
体育馆、礼堂,监狱 隔声
教室、图书馆、剧院、礼堂 安全
博物馆、监狱、银行 环境控制
较地面建筑优势大
22:35
§6-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规划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在地下空间中的适应程度 局限因素 天然光线
办公室、医院、教室、图书馆 人员、车辆出入
商店、教室、图书馆、剧院、礼堂 高大空间
礼堂、剧院、体育设施 大通风量
商店、教室、剧院、礼堂、体育馆
22:35
§6-2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规划3 适宜在地下建设公共设施的情况 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有明确要求
历史古迹周围环境的协调 城市繁华区域对城市容量有较大需求时
附建式地下建筑 城市用地紧张时
为城
市道路广场、绿地提供足够的空间 建设特定设施时
墓葬展览馆、地下纪念馆 城市中心区建设地铁车站时
22:35
§6-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1 城市中心区概念 城市功能集中区
交通、商业、金融、办公、娱乐、信息、服务 城市重点
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矛盾最集中 基本内涵
城市商业活动、社交活动 基本特征
区位特征、功能特征 主要问题和地下空间开发的目的
交通问题、环境问题22:35
§6-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2 城市中心区规划布局模式 中心连接
建设贯通的地下城,通过地铁放射到各地区 整体网络
小范围、高强度开发 轴向滚动
以地铁为轴、滚动发展 次聚集点
新城开发,对城市中心功能的疏解
22:35
§6-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3 城市中心区规划 对现状及地面规划的评价分析
建筑形态、用地状况、动、静态交通设施中心区的扩展、中心区的人流分布、现有地下设施 地下空间开发的预测
作用和地位、开发规模、效益预测 开发层次规划
基础与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中间层次(第三产业开发)
发展层次(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建设) 地下空间形态规划
点、线、系统22:35
§6-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4 城市中心区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以地铁建设为依托
发挥交通的促进作用 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协调
功能互补,积聚效应 保持空间和时间上的稳定性和发展弹性
布局结构、功能分区稳定、动态规划 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适应地下空间的特点与城市中心的实际相结合。
22:35
适宜在地下建设公共设施的情况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的目的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