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反杜林论_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及其现代意义_刘建军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反杜林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断及其现代意义
*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反杜林论》思想政治教育 恩格斯;
[摘 要]反杜林论》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本文重点选取其中四个有代 恩格斯的《表性的论断加以分析,即: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每一个健康清醒的人接受某种思想;平等观念在现代社会主义运动中仍具有巨大的鼓动价值;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现代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来源于社会发展中可感触的物质事实。这些论断并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D64 [A [02572826201406008406---
,反杜林论》是876—1878年的《 恩格斯写于1
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经典著作,被誉。其中不仅集中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渗透性地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思想,值得我们多学科地加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并在自身发展中时时从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吸取思想的营养。《反杜林论》中有些论述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我们略加概括提炼就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辟论断。本文主要介绍其中
并联系当代中国的现实来阐的四个论断或命题,释其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每一个
健康清醒的人接受某种思想
在《反杜林论》哲学编的第九章“道德和法。永恒真理”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存在着永恒不变的道德和法的“永恒真理”论,论述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关系。认为人类的思维而每一个人的思维作为总体是至上的或绝对的,
则是非至上的即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存在于一系列无限的非至上性的总和中。这是恩格斯的著名论述,也是大家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阶段性 * 本文系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科研项目“成果。
收稿日期]20130915 [--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
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在谈到个人思维的无意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思想政治教非至上性时,
育的灌输和接受问题的重要论断。
针对杜林关于个人思维具有至上性的观点,恩“格斯写道:我们能够说这些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这只是就这样一点而言的,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但是,至于说到每那么我们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
[]()1P91
。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本谈不上的”在这里,恩
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
[]()2P562
”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恩格斯
反对生硬的灌输,当然更反对强制灌输。他认为,没有任何力量能使强制灌输奏效。这种强调说服而反对压服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中,一再强调思想改造只能靠说服,决不能靠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这可以说是对恩格斯的论断的进一步阐述。
再次,在运用思想接受的规律时,要坚持“健的原则,坚决反对邪教组织利用人性弱点康清醒”
和心理规律来对人们进行心灵摧残和思想控制。恩格斯心目中的人是正常的人,即“处在健康清醒。这样的人的思想接受规律是正常人状态的人”
的规律,应该去研究和运用的正是这样的人的接受规律。但是,人们并不总是处在“健康清醒的状,态”那又怎么办呢?这里是一个十字路口,对此思采取的不同态度可以划分出两种截然对立的“。一是正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想教育”特别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以正常的人尽量选择人们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为出发点,
时候对其进行思想教育,避开教育对象的不清醒状态。不仅要尽量避开其不健康不清醒的状态,而且要尽最大的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使他们身体更加强壮,智力更加提高,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实效性。这一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正义性。二是非正当的“洗脑”或思想控制。以某些推销活动和邪教组织的思想灌输为代表。他们的做法相反,是尽力避开人们的健康和清醒状态,专门找人们不够健康特别是不够清醒的时候下手,以图实现其忽悠人、给人洗脑的目的。他们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不尊重规律和不按规律办事,而在于太懂得这些规律并将其运用于不正当的目的。正像正常人的思想接受有其规律一样, …… 此处隐藏:72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学校第一学期图书阅览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