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上的漂浮城岛_香港九龙站发展案例研究_薛求理

时间:2025-07-15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地铁站上的漂浮城岛

——香港九龙站发展案例研究

薛求理 翟海林 陈贝盈

摘要/通过聚焦九龙机铁站并观察其巨构建筑的特征来考察香港九龙站地区的发展计划案,分析巨构建筑的原型并将其与九龙机铁站项目进行对比。总结巨构建筑和香港地铁网络站点结合的实践,并指出巨构建筑在亚洲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试图在建筑语境下建立起评判的标准。

关键词/香港 九龙机铁站 巨构建筑 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 亚洲城市

ABSTRACT/ Examining the West Kowloon Development Plan in Hong Kong by focusing on the Kowloon MTR Station and observing the identities of mega-structure, this article makes analysis of the prototype of mega-structure and compares it with Kowloon MTR Station; gives summary of practice on combination of mega-structure with metro station network of Hong Kong; asses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ga-structure in Asian cities; and tries to establish the criteria in critics under the architectural context.

KEY WORDS/ Hong Kong, Kowloon MTR Station, mega-structur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Asian cities

从1990年初期开始启动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显著地推动了香港的城市化进程,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促成了机场快线沿线一带的城市形态急速发展变迁(图1)。

香港城市发展始终面对一对极具挑战性难题,即有限的可建设用地和不断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矛盾,这也充分体现在香港城市现有的高密度特征和超高层建筑中。超高密度的发展也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带来了挑战。用作公共交通设计的土地非常匮乏,这也自然地要求不同交通方式的良好衔接和换乘,并最好整合入公共空间和建筑内部。在香港,承担大量城市交通的香港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于2007年正式合并成新的港铁公司,它在设计地铁线路走向和车站建造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九龙站计划案开发之前及其中,港铁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一些在尺度和综合度方面颇具规模的项目。香港地铁的大部分站屋,比较我国内地的地铁开发,都是高密度综合性的发展。1992年,由英国建筑师泰瑞 法瑞尔及合伙人(Terry Farrell & Partners)领导的联合工作组由港铁公司任命,以推动项目从可行性阶段到实施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

位于九龙站的机场快线车站设计。总部设在伦敦的泰瑞 法瑞尔及合伙人不仅有许多设计大型交通建筑的经验,而且在香港也参与了大量建造实践,如香港山顶的标志性建筑“凌霄阁”(1993)和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1997)。尽管主要任务是与机场连接的九龙站机铁站,但实际上他们也承担了周边环境的总图设计。九龙机铁站作为东涌线最大的站点,将地铁和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整合。车站还提供市内值机的服务,让乘客在香港和九龙的机铁站内就可以更换登机牌、托运行李,这些通常是机场大堂才能提供的服务,在机场从市内的启德整体搬迁到赤腊角后,通过设计“使机场回归城市”[1]。

港铁公司的雄心远大于建造一个超大的交通枢纽。这个巨大的城市地块以车站为核心,地铁线从地下穿过,地块占地13.5hm2,建筑面积170万m2,容积率达到惊人的1∶12。服务设施、办公、酒店和社区服务设施整合在一个由中央空调全覆盖的、综合公共空间和交通设施的商业拱廊中。首层部分架空使地面用于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此外,屋顶平台层中还包括公共广场和传统街区中常见的半开放花园。这个自给自足

香港城市大学策略研究基金资助项目(7002487)作者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收稿日期:2010-04-30

1 香港机场核心计划10个主导项目的分布

2010.7 ARCHITECTURAL JOURNAL

82

2 维多利亚港湾全景;九龙站计划案以框线标识,ICC/国际商业中心大楼以483m超越IFC/国际贸易中心大楼的420m,成为香港的第一高度,这两幢高楼都由香港的新鸿基地产公司开发(摄影:翟海林)

3 九龙站项目塔楼分布

的密集迷你城市与九龙城传统闹市完全分隔开,从维港看去,整个九龙站计划案就像个漂浮在地铁车站上的城市岛。这个比喻在下文中将进一步帮助理解九龙站项目作为巨构建筑的空间特质和在城市肌理中的周边关系(图2)。

设计优秀的地标项目能给城市带来持久的价值[2]。它们能作为持久的城市投资,吸引媒体关注,激发文化活动、旅游以及商业等[3]。在九龙站项目实施期间,一些其他类似项目也在很多亚洲城市展开,例如新加坡的吉宝湾、东京的六本木丘新城开发计划、香港和九龙站同在一条东涌地铁线的奥海城、青衣城、东涌站和上海的虹桥交通枢纽。

察看香港股市恒生指数的股份构成,其主导股份中半数来自于地产股份,其中4支直接参与九龙站计划案,例如恒隆集团、新鸿基等。其余重要的是大型银行的股份,用于资助地产发展与建设。一方面,政府长期采用了高地价的政策,另一方面,开发商将这个负担转嫁给了最终使用者。政府的政策、开发商和投机者使得香港的房价居高不下。公寓单价昂贵,几乎是世界之最。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不得不向政府祈求高容积率。所有这些方面使城市化向两个方向发展:空间的多功能用途和垂直方向的高强度延展[4]。香港所有的建设案例参考中,对九龙站项目来说,巨构建筑策略似乎是最实用和可 …… 此处隐藏:650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地铁站上的漂浮城岛_香港九龙站发展案例研究_薛求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